">
<sup id="cikuk"></sup>
  • <li id="cikuk"></li>
    
    
  • <bdo id="cikuk"></bdo>
  • <tfoot id="cikuk"></tfoot>
    關注我們
    荊楚網 > 新聞頻道 > 扶貧

    貧困山區的“美麗蝶變”——湖北省崇陽縣脫貧攻堅紀實

    發布時間:2019年05月16日16:20 來源: 荊楚網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謝圣國、通訊員胡向輝)日前,省政府正式發文,批準17個達到貧困縣退出標準和條件的貧困縣“摘帽”,崇陽縣位列其中,標志著崇陽這個省級貧困縣終于甩掉了“貧困帽”,50萬崇陽人民用實際行動演繹了一出貧困山區的“美麗蝶變”。

    “脫貧摘帽只是一個新起點。鞏固脫貧成果、實現鄉村振興是必須打好的一場硬仗。我們將全力爭創‘城鄉融合和鄉村振興先行縣’,群策群力,只爭朝夕,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全力譜寫新時代‘三農’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嶄新篇章。”5月10日召開的座談會上,崇陽縣縣長鄭俊華擲地有聲。

    路通了,產業興了,村民笑了。通訊員供圖

    道路暢通,帶來山區巨變

    “出行難、就醫難、上學難……”這是高枧鄉中山村村民對過去生活的深刻記憶。作為崇陽縣最偏遠的山村,村民們最大的期盼就是早點修通公路。

    2017年4月,崇陽“四好農村路”建設工程隊隆隆開進高枧鄉。經過一年多的艱苦鏖戰,40公里長的路基高標準打通。其中橋梁9座,土石方300多萬方。2018年底全線竣工通車。

    這條路打通后,高枧鄉由過去崇陽最邊遠的鄉村,變為抵天城、通江西的門戶鄉鎮。

    “感謝政府幫我們修路。路一通,什么都值錢。”中山村村民吳毅維介紹,隨著道路的修通,山外游客紛至沓來,村里的紅薯粉、土雞蛋等山貨成為了“香餑餑”,長期供不應求。

    “中山村的轉變,正是崇陽以交通項目為開山斧,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縮影。”高枧鄉黨委書記吳齊林感慨,他從2013年任鄉長至今,親歷了這種“時空轉換”帶來的山區巨變。“現在從鄉政府到縣政府只需要35分鐘,跨省斷頭路也全部打通,一刻鐘直達江西鄰近鄉鎮。高枧鄉,已不叫邊遠鄉鎮了!”

    據介紹,以幕阜山生態旅游公路開工建設為突破口,崇陽以縣城輻射各鄉鎮,打造“1+6一刻鐘交通圈”和“1+5半小時交通圈”,共投入資金30億元,建成公路通車總里程3211.6公里,農村公路2799公里,縣域路網“三環三橫四縱五聯”新格局基本形成,農村公路通達率、通暢率、管養率和村村通客車率均達到100%,躋身全省四好農村公路建設示范縣。

    一路通,百業興;路路通,大振興。幕阜山區就此迎來巨變:山里的楠竹價值翻了三番,傳統美食“高枧炸豆腐”,現在已銷往上海、浙江、臺灣地區,還賣到了日本。同時,幕阜山綠色產業帶成了城鄉融合帶、旅游觀光帶、經濟增長帶,徹底改變了山里人的“世界觀”“時空觀”“價值觀”。

    “以交通硬支撐、產業主引擎、組織強保障,推動鄉村振興,解決縣域發展不充分、不平衡的問題,滿足全縣人民美好生活新需要。”談起崇陽縣脫貧摘帽的經驗,縣委書記杭鶯如是說。

    鄉賢榮譽榜。通訊員供圖

    能人回鄉,實現全村脫貧

    今年春天,崇陽縣金塘鎮畈上村“柃蜜小鎮”火了。

    “游客越來越多,村里一下子涌現出了40多家商戶,分別經營餐飲、住宿、超市和賣土特產品等。”金塘鎮畈上村村民姜鞏對記者說。每天當柃蜜小鎮景區內做開業準備的時候,周邊村民也忙活起來,他們在路邊搭起小棚子,支起鐵架子,賣水果、飲料、燒烤、遮陽傘等。

    “農產品的價格翻起了筋斗!”姜鞏舉例說,以前紅薯只能用來喂豬,現在到景區門口烤紅薯每個可以賣到兩三塊錢,餐館里一份蒸紅薯可以賣20多塊錢。

    如今,地里的蔬菜,摘下來,用草一捆,就會被游客買走;吃不掉的蔬菜,曬干了,同樣很受歡迎。村民們自己腌制的辣椒、蘿卜,摘的野菜、野果,都成“搶手貨”。

    值得一提的是,“柃蜜小鎮”正是崇陽能人回鄉戰略的成果之一。

    2015年6月,該村企業家沈亞明回鄉投資,注冊成立了尚禾集團公司,開啟了“柃蜜小鎮”建設發展征程。迄今已投入資金2.5億元,打造了以木屋別墅群、玫瑰山、動物園、水上游樂、空中滑翔、玻璃天橋等為一體的休閑旅游綜合體。該集團采取公司農戶共建共享模式,每年支付當地農戶土地流轉費,部分項目與村集體和農戶股份合作,保證每戶有1人在該公司就業,并優先安排貧困戶就業,帶動全村年戶均收入突破4萬元。

    一人回歸,一村脫貧。“現在的畈上村,已經沒有貧困戶了!”當了30多年村支部書記的陳明遠激動地說。

    “崇陽縣有54名能人回鄉,投資47億余元,創辦經濟實體54個,帶動了旅游公路沿線油茶、茶葉、中藥材等特色產業和生態觀光農業、鄉村旅游的發展。”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能人回歸、資本下鄉,現已成崇陽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主引擎、新動能。

    據介紹,根據各地資源稟賦、發展基礎、區位條件,崇陽縣科學編制村鎮體系規劃和試點村鎮項目規劃。出臺鼓勵市民下鄉、能人回鄉的政策措施,大力實施“三鄉工程”。推行“先照后證”“多證合一”制度改革,實現登記零門檻、辦理零延誤、服務零距離,降低創業準入的制度成本,最大限度優化發展軟環境。積極引導投資主體走“多贏”發展之路,支持參與精準扶貧,鼓勵與村集體和農戶抱團創業。

    如今,各類特色農家樂、民宿園、觀光園、茶博園、小微綠色食品廠、竹木加工廠等特色產業如雨后春筍,蓬勃發展……

    據統計,去年以來,該縣有560多名市民下鄉發展,200余名崇陽籍能人回鄉參與建設,66家企業(集團)投資120多億元參與鄉村開發。

    截至目前,全縣已建成特色產業基地1021個、面積40余萬畝,特色產業帶動貧困戶增收比例達到80%以上;注冊專業合作社824個,帶動貧困戶比例達到60%以上。17301戶有勞動力的貧困戶實現戶戶有產業、戶戶有就業增收渠道。

    “人才是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源頭活水,只有引導更多的能人、投資者參與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堅持共享發展理念,才能更好帶動當地農民共同富裕。”崇陽縣委、縣政府領導班子思路明晰。

    竹制品加工帶來本地就業。通訊員供圖

    轉變理念,盤活綠水青山

    如果說豐富的民間藝術是崇陽深厚的人文底蘊,那么“綠水青山”正是崇陽趕超發展的核心優勢。

    崇陽四周環山,中土平衍,是一個鄂南山區小盆地,有“人間新天府,世外小桃源”美稱。這里山青水秀,空氣清新,生態環境十分優良。

    然而,要把沉睡的綠水青山變成真正的“金山銀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綠色是崇陽最大的特色和優勢,堅持把田園當花園規劃、把農村當景區建設,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才能全面激活廣大農村的發展潛力。”崇陽縣委、縣政府領導班子畫出了“施工圖”。

    為此,崇陽縣大膽進行集體土地產權制度改革,通過搞活土地流轉,把分散于各家各戶的土地整合起來,采取租賃或入股形式,有效把閑置的資源變成可供利用的生產要素,真正把農民手中沉睡的“綠水青山”變成可流動的“金山銀山”。

    一方面,通過結合低丘崗地、坡改梯等項目,對原有土地實施改造。例如,改造后的崇陽縣青山鎮天靈山,從原來的不毛之地,搖身變成農業開發商手中的“香餑餑”。先后有湖北森旺公司投資4800萬元建成的6000畝優質苗木基地,浙江投資人葛曉峰投資1000萬元建成的1000畝白茶、黃茶基地。通過前期龍頭企業的示范帶頭,目前天靈山片區已發展成為集旅游體驗、餐飲休閑、水果采摘等功能于一體的萬畝生態農業示范區,曾經的閑置荒地價值陡增。

    另一方面,立足鄉村振興,因地制宜,采取小集中、大均衡模式推進,大力實施拆舊復墾,調整優化村莊用地布局,規范農村建房秩序。近年來已投資3億多元,先后實施了低丘崗地改造、高標準農田建設等項目,把近5萬畝荒山荒地改造成良田。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讓村民變股民、資源變資本、資金變股金,推動“小地塊”變成特色支柱產業“大基地”。

    此外,加大農業項目規劃和農業招商力度,讓農戶在資本“上山下鄉”中借船出海。引導企業吸納當地農民參與產業化經營,實現村民土地入股分紅和打工雙收入。注重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目前,崇陽縣專業大戶發展到460戶,注冊的農民專業合作社824個。

    “僅僅精準脫貧,不是我們的目標,致富奔小康,鄉村振興,百姓安居樂業才是我們的目標”。崇陽縣人民政府縣長鄭俊華回應。

    古民居煥發新活力。通訊員供圖

    創新思路,迎來美麗蝶變

    44歲的彭艷,以前與丈夫吳賢帶著小兒子在福建長樂打工,與大女兒分開多年。去年6月,她動員吳賢一起返鄉,自己打理農家樂,吳賢買了輛小貨車為工地跑運輸,年底盤點,回鄉后毛收入4萬多元。她說:“比在外打工強多了。并且,一家人在一起,做什么都方便。”

    創新思路,走農旅融合之路,讓秀美鄉村入畫,越來越多的“彭艷家庭”吃上了旅游飯。

    據了解,崇陽銅鐘鄉大嶺村是典型的山區貧困村,通過聘請中國美院繪制具有鄉村風情的漫畫,引進卓越集團投資10億元開發野櫻花資源,建成大型停車場、換乘中心,新修19公里循環路并刷黑,大力開展村莊環境整治,成功創建省級旅游名村,近3年吸引外出務工的1200多名村民回村創業,村里開了50多家農家樂。

    與此同時,圍繞農旅融合、鄉村振興,一條實現“美麗蝶變”的路徑也在崇陽鋪開。

    崇陽創新“旅游+”“生態+”等模式,推動農林與旅游、教育、文化、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建設一批休閑觀光園區、康養基地、特色小鎮。實施“三鄉工程”,推動城市資金、技術、人才等“上山下鄉”,激活農村資源。

    首先,堅持每年投入2億多元,每年建成一批有影響力的美麗鄉村。在天城茅井、銅鐘大嶺、金塘畈上、青山南林等村引入市場機制,農戶以閑置農房、宅基地入股分紅,實現產業、民居、旅游“三級跳”,讓村民在發展中受益。

    其次,建設精品景區,加快推進省聯投雋水溫泉小鎮建設,支持三特浪口溫泉度假區、龍泉山國際旅游度假區、柃蜜小鎮創建4A級景區。

    第三,落實縣級負責人聯系美麗鄉村建設責任制,將原定三年建設33個美麗鄉村示范村增加到100個,編制完成了33個美麗鄉村示范村建設設計規劃。浪口村等14個美麗鄉村示范村全部開工建設,目前正在有序推進。

    同時,崇陽縣多措并舉,為實施鄉村振興提供了可靠的資金保障。去年以來,該縣共整合涉農資金104325萬元,重點傾斜產業發展、精準扶貧、美麗鄉村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崇陽縣共撥付14個美麗鄉村示范村建設資金8400萬元,主要用于示范村基礎設施建設、環境整治、房屋立面改造等。

    “在這里,我感受到了新農村的變化,變化很大。作為農業院校的老師,非常希望我們的農業農村能有非常大的變化,讓更多的城里人向往農村生活……”來自華中農業大學張之洞班的周興苗老師興奮地對記者說。

    記者了解到,該縣已打造20多處星級旅游景點、8個特色小鎮、11條精品旅游線路。去年前來崇陽觀賞野櫻花人數達20萬人次。全年全縣共接待游客428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4.8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崇陽縣被咸寧市委、市政府評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成績突出縣”,省及咸寧市有關領導充分肯定該縣脫貧攻堅、美麗蝶變的成功經驗。

    崇陽,這個昔日的貧困縣,煥發出一股向上的力量,正在迅速融入咸寧、湖北高質量發展大潮中。

    【責任編輯:王會】
    亚洲婷婷国产精品电影人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永久免费网站,激情综合网色播五月,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无号码
    <sup id="cikuk"></sup>
  • <li id="cikuk"></li>
    
    
  • <bdo id="cikuk"></bdo>
  • <tfoot id="cikuk"></tfoot>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 最近中文国语字幕在线播放| 奇米影视在线观看| 免费无码AV一区二区| 免费网站看v片在线香蕉| 两对夫妇交换野营| 美美女高清毛片视频黄的一免费| 欧美重口另类在线播放二区| 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第一页视频| 78期马会传真| 欧美成人精品三级网站| 天天射天天爱天天干|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99在线热视频只有精品免费| 欧美精品偷自拍另类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视频在线播放一区| 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无码| 丝袜诱惑中文字幕| 最新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中文| 久久久久久久久毛片精品| 老司机亚洲精品| 好想找个男人狠狠的曰| 亚洲精品n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91精品国产免费久久久久久青草 | 强行被公侵犯奈奈美| 免费观看黄a一级视频日本| china同性基友gay勾外卖| 波多野结衣av无码久久一区| 国产精品对白交换视频| 乱中年女人伦av三区| 色综合久久综合网欧美综合网| 成人a毛片视频免费看| 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 2021国产精品视频网站|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 交换同学会hd中字| **一级毛片全部免|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电影| 啦啦啦手机完整免费高清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