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網安基地展示中心。(東西湖區委宣傳部供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唐曉安
回望2019,邁向國家中心城市和世界亮點城市的大武漢,改革發展,步履鏗鏘;四大“國字號”產業基地建設,喜訊頻傳:
7月20日,國家網安基地“地標”——展示中心投入使用;
8月31日,國家商業航天基地,漢產火箭“一箭雙星”在酒泉成功發射;
9月2日,國家存儲器基地,中國首款64層三維閃存芯片實現量產;
9月22日,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基地,全球首張無人駕駛商用牌照發放。
回眸2019,武漢巨筆擘畫的大健康產業基地、中日產業園、中德產業園、光谷科技創新長廊,也在8494.41平方公里上,徐徐拉開建設大幕。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不負全省人民厚望,武漢以打造光電子、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大健康和現代服務4個萬億級產業集群為愿景,在“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強化主中心地位,更好地發揮龍頭帶動作用”的大道上,一路飛奔。
潛“芯”發展——
萬億級“芯屏端網”產業集群初顯
2019年,武漢“一芯”驅動,活力澎湃。
2月,烽火通信和光迅科技聯合攻關的自主硅光收發芯片,創造光傳輸系統容量世界新紀錄,標志著我國“超大容量、超長距離、超高速率”光通信系統研究,邁上新臺階。
9月,國家存儲器基地傳出重磅消息:中國首款64層3DNAND閃存芯片正式量產,標志著中國集成電路存儲芯片產業,在規模化發展上實現“零”的突破。
10月,瞄準高端智能手機、車載顯示等市場“藍海”,華星光電國內首條6代LTPS顯示面板生產線,產值突破百億,成為我省首家產值超百億的半導體顯示面板企業。
12月,漢產全球首款折疊屏翻蓋手機,亮相中國第三屆工業設計展。
潛“芯”發展,“屏端”閃耀,武漢以光谷為核心,打造萬億級“芯屏端網”產業集群,初具雛形。在光谷,企業數突破9萬,僅光電子企業就超過4萬家。
站在下一個十年起點,規劃建設的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已起航。“大走廊”以高新大道為主軸,以光谷科學島為重點創新源,輻射鄂東,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
與此同時,歷經3年積淀建設,位于武漢臨空港經開區的國家網安基地,建設不斷提速。
基地分兩期建設,一期主要建設網安學院、共享中心、大數據中心、芯片研發制造中心等,二期以關鍵技術研發和創新產業為核心,建設創新產業園區。
至2019年10月,國內三分之一網絡安全前50強企業,已注冊入駐網安基地。
強“心”發力——
新動能提速智能網聯汽車建設
2019年,百年汽車史上,新的劃時代事件在漢誕生。
9月22日上午,全球首批自動駕駛車輛商用牌照在漢發放。首批無人駕駛商照發放,標志著武漢汽車產業加速向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轉型升級。
汽車產業是武漢第一大支柱產業。沿13公里長的東風大道兩側6公里范圍內,聚集著2萬多家企業,包括5家整車企業、12個汽車總裝工廠、500多家汽車零部件企業,年產汽車百萬輛。
布局新能源,投資超百億的東風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已投產,漢產系列純電動汽車早已飛入尋常百姓家。2019年3月,全省首座固定式加氫站在漢投入運營。“喝飽”氫能的公交已滿街奔跑。
布局智能網聯汽車,早在2016年工信部就與省政府簽署協議,建設武漢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基地。如今基地已吸引數十家國內外頂級人工智能研發、自動駕駛測試、5G通信等企業落戶。
作為智能網聯汽車重要建設力量,東風公司研發的物流配送車、道路清掃車、無人擺渡車、無人公交車、無人出租車均已問世。2019年10月軍運會期間,36輛東風自主智能網聯汽車產品集中亮相,受到中外嘉賓好評。
瞄準商業航天、高端裝備、新材料,2017年落子武漢新洲的國家航天產業基地,也捷報頻傳。
目前,占地近450畝的航天科工火箭產業園(一期)正在全速建設中。航天科工衛星產業園、航天科工電磁防護材料等項目建設也已全面啟動。
全“新”蝶變——
第五個國家級產業基地加速崛起
打造開放新高地,2019年,“三化”大武漢(現代化、國際化、生態化)再造新引擎動作頻頻。
4月8日至10日,首屆世界大健康博覽會在漢舉行。同月,《武漢市大健康產業發展規劃(2019-2035年)》發布,將按照“一城一園三中心”布局,構建全方位、全周期大健康產業鏈條,打造武漢第五個國家級產業基地;到2025年,大健康產業總收入達8000億元,新培育100億級企業5至8家;到2030年,大健康產業總收入達13200億元。
一年間,武漢大健康產業項目落地擲地有聲。同時,武漢建設中日產業園、中德產業園不斷提速。
中日產業園選址黃陂區,規劃面積約20平方公里,以智能制造為主導、高端服務為支撐,力爭成為國際產業合作園區的“武漢模式、世界樣板”。
武漢中德國際產業園選址武漢蔡甸,重點聚焦新能源汽車及智能網聯汽車、智能制造、電子信息技術、現代物流等產業,致力打造中德兩國經貿合作交流的重要展示窗口、國際先進裝備制造業發展示范區。
告別2019,回響在荊楚大地的大武漢進行曲又在奏響:
最新消息,中國“數字一線城市”排名,武漢位列全國第三,僅次于杭州、上海;武漢營商環境、自貿區改革,躍居全國第一方陣;重大項目投資提前兩月超全年目標,全年招商引資簽約資金預計超2萬億元,世界500強累計落戶數預計突破300家。
推動GDP從1萬億元朝2萬億元邁進,龍頭大武漢正引領荊楚全新蝶變。
見證
首屆世界健博會
精彩呈現
4月8日至10日,武漢首屆世界大健康博覽會成功舉辦。多國政要、諾貝爾獎得主、學術及行業頂級專家,以及上百家投資機構、金融機構等負責人與會。大會吸引26.5萬人參觀參會,1213家企業參展,70個項目簽約落戶。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李溪攝)
我國首款64層
3DNAND閃存芯片量產
9月2日,紫光集團旗下長江存儲宣布,其自主研發生產的64層三維閃存芯片開始量產。這是我國首款64層三維閃存。
相比傳統三維閃存架構,64層三維閃存可以帶來更快的傳輸速度、更高的存儲密度和更短的產品上市周期。該技術引入批量生產,能夠顯著提升產品性能,縮短開發周期和生產制造周期,從而推動高速大容量存儲解決方案市場快速發展。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李溪攝)
全球首張無人駕駛
商用牌照發放
9月22日上午,全球首批自動駕駛車輛商用牌照在漢發放。當天7臺無人駕駛巴士在國家智能網聯汽車(武漢)測試示范區投入試運營。這個全球首個基于5G通信技術V2X車路協同系統全覆蓋的示范區,規劃總面積90平方公里。
圖為東風公司展示的各種功能無人移動車。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梅濤攝)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