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政協委員、奧山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鄔劍剛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魏錸 攝
“民營企業怎樣實現高質量發展并在發展中與社會共享發展成果,履行社會責任?”1月11日,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開始前的“委員通道”上,湖北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問道。
“如何找到規模與效益、速度與質量的平衡,是民營企業面臨的巨大挑戰。”省政協委員、奧山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鄔劍剛坦言,近年來“民企28條”等政策法規的出臺讓民營企業深受鼓舞,但在堅定發展信心的同時,企業家們更應進行自我剖析:是否存在創新能力不足、短期機會主義的問題?是否在契約意識、合規意識、社會責任意識等企業家精神方面還有所欠缺?
在鄔劍剛看來,自我革新和高質量發展,是民營企業自身長遠發展的內在動力源泉。
“高質量發展一定是由創新驅動的,很多企業已經主動降速,從高速擴張轉為新技術驅動轉型升級,內功修煉,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他說。
鄔劍剛認為,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不僅體現在經濟增長上,也體現在承擔社會責任上。許多民營企業從關注經濟增長這一個維度轉向關注社會公平、生態環境等多個維度,在脫貧攻堅戰中積極探索出許多扶貧模式。
他舉例說,奧山集團近年來開展“造血式”產業扶貧,參與省政協“助推湖北武陵山少數民族經濟社會發展試驗區建設”活動。經調研,扶貧團隊發現當地雖經濟較為落后,但生態環境好,有相對顯性的產業方向。尤其是梭布埡石林,沿途有諸多形態各異的石林和化石古跡。
“這么好的資源,怎樣才能轉化為旅游收益?”鄔劍剛說,奧山集團扶貧團隊選擇在武陵山發展“文化+旅游+農業”三位一體、融合發展的扶貧模式,導入產業資源,填補當地對接市場的短板。
“脫貧要確保質量、防止返貧。”鄔劍剛介紹,省工商聯多次帶隊“千企幫千村”“光彩行”活動,組織多家企業在貧困村投資項目。越來越多的企業家在各級黨委和政府的組織指導下親身實踐,把各項扶貧工作做得更加扎實,幫助更多家庭夢想成真。
鄔劍剛說,高質量發展的目標,是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打下雄厚的經濟基礎,也是民營經濟的使命。因此,民營企業要堅持創新驅動,在經濟效益、風險防范、公司治理、管理水平等方面保持競爭優勢,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才能行穩致遠,為復興中國夢做出更大貢獻。
湖北日報見習記者 曾雅青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