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老有所養、幼有所育,牽掛千家萬戶。
1月12日,湖北日報“姊妹花跑兩會”報道組,就“一老一小”問題,采訪了部分省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
讓幼兒教師成為富有吸引力的職業
“隨著二胎放開,孩子入托的剛需在老百姓心目中越來越重。”省政協委員、省直機關第三幼兒園黨委書記袁芒欣喜地說,人生百年,立于幼學。關注起點教育,這是整個國民素質提高的表現。
袁芒稱,近年來,政府大力發展學前教育,幼兒園數量逐年增加,總體滿足社會需求,“幼有所育”得到基本保障。但隨著生活水平和育兒理念普遍提升,家長對幼兒園綜合質量和保教水平有更高要求和期盼。
如何實現從“幼有所育”到“幼有優育”?
袁芒認為,幼有優育,關鍵在于提升幼兒教師的質量。
“幼兒教師的數量和質量,成為當前困擾學前教育發展的短板。”為此,袁芒建議,要切實提高幼兒教師待遇和晉升空間,讓幼教成為富有吸引力的職業,才能留住有情懷的高素質幼兒教師。
同時,針對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她認為,可利用社區資源,開展嬰幼兒看護服務,建立公益性社區嬰幼兒托育網點,解決千萬家庭的后顧之憂。
多元化發展補養老供給短板
“總體上看,當前我省人口老齡化呈現規模大、發展速度快、高齡化趨勢明顯、空巢和失能老人多等特點。”省人大代表、武漢大學副校長周葉中認為,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不斷滿足老年人持續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項緊迫任務。
周葉中認為,政府要在保好基本、兜住底線的基礎上,大力支持非基本養老服務多元化發展,努力滿足多層次、多樣化需求。要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推進醫養結合發展,進一步完善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
“養老事業單靠政府難免勢單力薄。”他說,由政府出資、管理的養老院,很大程度上只能滿足城鎮“三無”老年人和農村“五保戶”養老的需要。要從完善養老制度上入手,在資金、稅收等方面給予養老產業優惠,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養老行業,促進養老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為老年人創造更優質更舒心的晚年生活。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黃璐 楊康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