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廖志慧
讀報告話精彩
2019年,我省工業增加值增速全國領先,總量、增速、質效等主要指標躋身全國第一方陣。
然而,總體上還存在產業基礎能力不強、產業鏈現代化水平不高的問題。
“加快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薄墩ぷ鲌蟾妗诽岢龅倪@項重點工作,引發代表委員熱議。
提升產業基礎能力
迫在眉睫
提升產業基礎能力,是產業鏈現代化的基礎。
“傳統產業裝備、工藝和技術層次不高,新興產業勢強力弱、占比不到兩成;制造業創新能力不強,科技成果轉化不夠,企業研發創新投入不足,一些核心技術、關鍵設備、基礎材料、基礎軟件和元器件‘受制于人’?!绷邢∈龑萌舜笕螘h的省經信廳廳長王祺揚提出,這就要求我們堅持走創新驅動之路,加速旋轉創新驅動和改革開放“兩個輪子”,充分發揮市場與政府“兩只手”的作用,堅決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
2019年,我省GDP總量越過4萬億元大關,人均GDP達到1.1萬美元,與2012年比實現“雙倍增”。
省政協委員、武漢大學教授鄒薇提出,人均GDP達到1.2萬美元以上達到高收入水平經濟體標準,湖北正站在這一重要關口。要跨過這一步,核心是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培育產業競爭力。
“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就是要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鄒薇說,《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編制“四基”創新突破項目庫,推動協同攻關和應用示范,正是解決產業基礎高級化的有效路徑。
制造業
是基本盤和主戰場
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制造業是基本盤和主戰場。
機器換人、設備換芯、生產換線,“萬企萬億技改”工程自2017年實施以來,近萬家企業得以“強筋壯骨”,一批企業實現核心技術的跟跑、并跑甚至領跑,工業顏值和實力不斷刷新。
從原材料進廠到變成產成品運出廠門,一條生產線,4臺機器人,一條流程全部實現。近三年,三環鍛造累計投資4.8億元建立數字化車間,打造出亞洲最大精密鍛造中心和亞洲最大商用車轉向節生產基地。新建三環精密制造中心,在全國同行業內率先進行智能制造升級改造。省人大代表、三環鍛造工段長蔡以佑說,技改讓公司脫胎換骨,公司已入選工信部“工業大數據服務平臺”試點示范企業。
在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領域,華工高理生產的傳感器組成了最核心的神經元感知系統,實現溫度、濕度、光、壓力等物理變量的智能識別和控制,成為特斯拉、日產全球、法雷奧等汽車零部件制造商的核心戰略伙伴。省人大代表、孝感華工高理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聶波說:“如今的創新是開放的創新,應在產業鏈全球一體化背景下,布局產業和優化發展。華工高理的目標是,建設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和智能汽車傳感制造基地?!?/p>
“制造業是我省工業的脊梁和主力,制造業強則湖北經濟強。我們要搶抓逆周期調節和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機遇,扎實謀劃實施新一輪技改升級,推進‘芯屏端網’等先進制造業項目落地見效,大力支持制造業創新及成果轉化,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地域構建湖北現代產業體系。”王祺揚說,省經信廳將梳理遴選一批材料類、設備類、軟件類、工藝類和產品類關鍵核心技術創新項目,大力支持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和企業創新活動,建立健全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產業創新體系,聚力支持協同攻關、融通創新和成果轉化,強化標準引領,努力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水平。
強鏈補鏈穩鏈
培育一批“硬核”產業
基礎能力決定產業發展高度,產業鏈水平則關系產業整體質量效益和國際競爭力的提升。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強鏈補鏈穩鏈工程,培育壯大20條核心產業鏈,打造3至5家千億元級產業生態主導型企業,壯大50家左右百億元級龍頭骨干企業,培植一批專精特新的單項冠軍和行業“小巨人”。
鄒薇建議,大力發展以“芯屏端網”為核心的電子信息產業、以高精密儀器為核心的高端裝備制造產業、以光谷生物城為核心的生物醫藥產業、康養產業等。
坐在辦公室輕點鼠標,就能監控千里之外的起重機運行工況。宜昌微特電子參與起草的國家及行業標準達15項,目標是建設中國起重機運行數據中心,成為全球起重安全領域的冠軍。“差異化、個性化、精品的需求還遠遠沒有得到滿足,尤其是工業領域。”省人大代表、宜昌微特技術有限公司負責人聶道靜說,公司創建了宜昌市傳感物聯孵化器,以“微特”為龍頭,聚攏分散在宜昌各個角落里300多家上、下游產業鏈上的創業者,邊培育、邊聚攏、邊孵化、邊聯盟,打造國內最具特色和極具競爭力的智能聯盟,參與全球市場競爭。
補鏈、強鏈、穩鏈,天門優化產業鏈條整合力,提升產業發展的持續力。武漢萬億芯產業集群中,設備設計、制造和封裝測試是半導體產業鏈的三大環節。天門市主動補鏈,發力芯片封裝測試。芯創落戶天門,引來上下游配套企業,半導體框架、塑封膠、封裝膠等封測環節“三大件”企業正在集聚?!疤岣弋a業集中度,哪個產業有優勢,就在哪里突破,在引進龍頭、集聚關聯、完善鏈條、打造集群上下功夫?!笔∪舜蟠?、天門市委書記莊光明說。
千帆逐浪涌,奮進正當時。
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水平,代表委員一致認為,要堅持政府引導和市場機制相結合。
荊門市是全國首批、全省唯一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目前,已引進15家通航企業,形成集航空器研發和制造、通航培訓、通航文旅等于一體的通航全產業鏈。省人大代表、荊門市市長孫兵說,將搶占通航產業突破性發展的“風口”,大力提升研發制造能力、飛行保障水平、品牌影響力,發展通航+旅游、+物流、+通信等產業,放飛蔚藍夢想。
省政協委員、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導陳蓉說,創新是一個試錯過程。在提升產業基礎能力上,建議政府創建容錯平臺,給創新企業試錯和迭代進步的空間。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