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訊(記者陳會君)“我們成立減貧防貧服務中心,創設防貧保險,截至目前,共幫扶207戶942人,發放防貧保險318萬余元。”1月11日,湖北日報2020年省兩會全媒體訪談聚焦脫貧攻堅“惠在何處”,省人大代表、通城縣縣長劉明燈介紹這一創新做法。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及時做好返貧、新發生貧困人口的監測和幫扶。劉明燈說,通過幾年努力,絕對貧困在消除,相對貧困依然存在。探索建立防貧減貧長效機制,通城縣和太平洋保險公司合作,政府出資300萬元,整合近年社會募捐資金,共同構成縣減貧防貧服務中心的“防貧保險資金池”。
“因病、因災、因學費支出,是通城縣老百姓致貧主因,防止貧困邊緣人群陷入貧困,重點保障這三種情況。”劉明燈說,跟一般商業保險一對一保障不同,這份保險是政府投保、群眾受益,不具體到哪一位群眾,主要保障城鄉臨貧戶和建檔脫貧戶。
縣里設立預警線和保障線,預警線即家庭因病、因災、因學費用支出報警線,標準為防貧保險確定的免賠金額或起付線,超過預警線,成為重點監測對象;是否賠付,還需要看保障線,即考量家庭經濟收入水平,能否渡過支出難關,經太平洋保險公司入戶勘察核算,如大額支出后,家庭收入低于上年度全縣城鎮居民、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的,啟動救助程序,縣減貧防貧服務中心公開評審,按規定發放保險金。
比如因病防貧,建檔立卡貧困戶以自付醫療費用0.5萬元起作為預警監測線,分設四個區間,分別按30%、50%、70%、90%階梯式比例,發放防貧保險金;城鄉臨貧戶以自付醫療費用2萬元設置預警線,分設四個區間,采用同樣比例發放防貧保險金。目前,保障最多的一戶,已獲得防貧保險金近8萬元。
劉明燈介紹,防貧保險還在產業發展、引導就業、自主創業方面給予保障,重在幫助臨貧戶增強“造血功能”。下一步,該縣將繼續加強探索,進一步優化防貧保險實施中各項細節。
通城縣建檔立卡貧困戶10余萬人,經過脫貧攻堅,至2019年底,綜合貧困發生率降至0.28%。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