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日,國新辦就1-2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舉行發布會。會上指出,疫情確實對當前經濟運行造成了比較大的沖擊,但是疫情對當前中國經濟的影響還是短期的,也是外在的,它不會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也不會改變中國經濟內在向上的發展勢頭。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全力打好疫情防控總體戰阻擊戰,在各項政策措施作用下,企業復工復產加快,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國民經濟實現有序運行。綜觀1-2月份國民經濟的運行數據不難看出,中國經濟經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
中國經濟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為對沖疫情影響提供堅實基礎。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涵蓋了從經濟總量、市場容量、產業體系、人力資本等多個方面,優勢的疊加發揮,為中國經濟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提供了堅強的物質保障。從今年1-2月份看,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11.5萬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5.2萬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超過3.3萬億元,亮眼的數據表明,盡管疫情沖擊比較嚴重,但主要的生產指標規模和體量依舊非常可觀。
中國經濟新的動能加快成長為對沖疫情影響提供強勁引擎。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雖然餐飲、旅游等行業受到影響,但不少新消費、新供給、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為經濟新動能的壯大提供了強大力量。比如,1-2月份,3D打印設備、智能手表等高技術含量的電子產品產量實現逆勢增長,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3%,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到了21.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5個百分點。顯然,盡管疫情帶來了短期沖擊,但新興動能加快成長的態勢并沒有改變。
中國經濟強勁韌性始終存在為對沖疫情影響提供有力支撐。近年來,中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體量變大,體格也在變壯,讓這種韌性擁有更加堅實的基礎。從總體上看,疫情防控期間,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生產沒有中斷,保持正常的生產經營秩序,總體物資的供應、基本生活品的保障比較有力。資料顯示,疫情防控期間,社會對口罩、防護服、酒精等消毒用品的需求急劇攀升,經過有序的調控,這些產品產量得到擴張,相關產品產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經歷風雨,更顯堅韌挺拔。中國經濟從來都是在經歷風雨中發展起來、在應對挑戰中成長起來的。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實現人財物有序流動、產供銷有機銜接、內外貿有效貫通,就能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推動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南方網江萍)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