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是國之利器,國家賴之以強,企業賴之以贏,人民生活賴之以好。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不久前發布的2019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國的全球創新指數排名連續第四年保持上升勢頭,從2018年的第十七位上升至第十四位。中國是中等收入經濟體中唯一進入前30名的國家,并在多個領域體現出明顯的創新實力。近日,歐洲專利局發布的2019年專利指數報告顯示,來自中國向歐洲專利局申請的專利數量達12247項,再創歷史新高,較2018年增長29.2%,增幅居十大專利申請國首位。這樣的一組數據無疑驗證了中國創新的實力,也讓世界驚訝于中國的趕超速度。
回顧新中國發展史,從“科技是生產力”到“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從“科教興國”到“建設創新型國家”,從“自主創新”到“創新驅動發展”,正是通過這些制度和具體舉措,推動更多領域從“跟跑者”到“并行者”再到“領跑者”。如今,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讓人們親身感受到了國家科技強大所帶來的安全感,中國科學家在非常短的時間里就將核酸檢測辦法、試劑、采血測試疫病情況等一批科技創新產品投入到一線防疫中,同時大數據、人工智能、VR等高科技產品也助力其中,為疫情阻擊戰提供了強大科技創新支撐。
事實一再證明,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的,未來誰占據了技術創新的制高點,誰就能把握住發展的主動權。我們看到,如今的中國堅持走自主創新道路,著力攻克關鍵核心技術、破解創新發展難題,推動科技事業實現了歷史性、整體性、格局性重大變化。如今,華為5G技術成為通訊領域領軍地位;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民用飛機C919翱翔藍天;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飛向太空;被譽為“中國天眼”的FAST射電望遠鏡落成啟用;中國自主研發的遙控水下機器人“海斗”號潛深達到10767米,首次進入萬米時代……這些成績無不證明了科技創新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意義。
當前,數字經濟成為了發展的新星,檢驗著一個國家的創新實力,同時也影響著人們生產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今站在中國的街頭,無論是街邊的商販,還是商場超市,無處不在的二維碼,就能明顯感受到數字浪潮帶來的沖擊;智能可穿戴設備、智能家電、智能網聯汽車、智能機器人等數以萬億計的新設備接入網絡,形成海量數據,帶來應用的爆發性增長。正如歐洲專利局報告顯示,最近十多年來,有關數字技術的專利申請量首次處于絕對領先地位。數字通信領域的專利申請量較上一年增長了19.6%,計算機技術領域的專利申請量同比增長了10.2%。事實證明,如今的中國已經率先搭上了數字發展的快車,走上了一條自主創新之路。
知識產權保護是推動創新發展的重要保障。在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上,中央作出了組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重新組建國家知識產權局的重大部署,多維度、多舉措完善知識產權的管理體制,打通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的全鏈條,推動知識產權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事實證明取得了良好效果。
當前,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為此,我們必須要始終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動搖,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未來的發展,為建設創新型強國而不斷奮進。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