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發展改革委昨天發布消息,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貧困勞動力外出就業的沖擊影響,國家發改委已分批下達56億元,以推進貧困地區以工代賑。此政策實施后,預計將吸納約30萬受疫情影響無法外出的貧困勞動力在家門口參與工程建設,可獲得勞務報酬8億多元。
全面實現2020年底前脫貧攻堅任務是既定任務,但受疫情影響,“三區三州”和受疫情影響嚴重的縣市脫貧任務更為艱巨。脫貧目標不變、脫貧標準不降,“兩不”政策客觀上需要脫貧路上更要加把力。以工代賑政策的出臺,為脫貧再夯實基礎。
此前,隨著各地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武漢疫情擴散基本阻斷。各地推進復工復產措施的不斷出臺,超過六成的農民工已返程復工。但仍有部分農民工由于疫情和其他各方面因素影響,導致未能復工。如何保證未返崗復工農民工和“三區三州”地區能就業能脫貧,有較為穩定的增收渠道,此時就顯得非常重要。
據數據顯示,全國還有52個貧困縣未摘帽、2707個貧困村未出列、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未全部脫貧,已脫貧人口中有近200萬人存在返貧風險,邊緣人口中還有近300萬人存在致貧風險,其中一些人需要通過兜底保障脫貧。目標不改、標準不降,這是脫貧攻堅戰向人民做出的莊嚴承諾。除了不具有勞動能力、需要社會保障兜底脫貧的部分貧困群眾,絕大多數貧困群眾,仍需要通過充分就業實現脫貧。
脫貧貴在精準。此時出臺的以工代賑的措施,主要針對“三區三州”地區和受疫情影響較重的地區,通過實施基本農田、農田水利、鄉村道路、小流域治理、草場建設、村容村貌整治等工程,既能改善改良政策確定地區相關生產生活條件,又可以穩定的增收渠道,為提升貧困群眾生活水平、鞏固增收渠道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政策實施是“及時雨”,還有待地方出臺相應的配套措施,并實施最嚴格的監管,確保工程確定、渠道穩定、增收固定,給貧困群眾以穩定的增收預期,更為全面脫貧提供堅定的預期支持。
從各地實踐來看,吸引農民工就近就地創業就業的各項舉措也在陸續出臺,對返崗復工農民工采取“點對點”、包車、包機等形式,讓一批貧困農民工返崗就業,配合國家發改委的“以工代賑”,將形成一個完整的貧困群眾增收閉環,不管是返崗就業,還是就近就地就業,將確保以無死角的保障支撐為貧困群眾按節點完成脫貧。
不斷完善貧困群眾就業政策,讓貧困群眾可以有渠道、有信心、有能力穩定脫貧。發揮好以工代賑“輸血”、保底作用,為實現歷史性脫貧夯基筑底。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