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促進勞動力要素流動是充分發揮人力資源潛能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近日公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指出,引導勞動力要素合理暢通有序流動。
勞動力是生產要素中最活躍的要素。中國是一個勞動力人口眾多的國家,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勞動力資源市場建設,勞動力資源市場已成為勞動力要素流動配置的重要手段。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人力資源市場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對更好實施人才強國戰略作出了重要部署。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進一步強調,推進要素市場制度建設,實現要素價格市場決定、流動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而《意見》的出臺,必將充分發揮市場在引導勞動力要素合理暢通有序流動中的決定性作用。
勞動力要素市場化配置是時代發展要求。“21世紀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進入新時代,勞動力要素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更加凸顯,迫切需要建立公平的勞動力要素市場,最大化發揮市場配置作用,引導勞動力要素流動。黨的十九大提出,要破除妨礙勞動力、人才社會性流動的體制機制弊端。而《意見》的出臺,就是要把勞動力要素的配置交給市場這只“無形的手”,這既有利于勞動力市場的公平競爭,有利于勞動力資源的優化配置,有助于勞動力市場的不斷完善。
市場化配置讓勞動力要素流動更合理。勞動力要素是市場經濟中的一項重要資源,資源要發揮作用,就必須通過其要素的合理流動來達到優化配置。而市場化配置勞動力要素,正是保證勞動力要素合理流動的重要手段,勞動力要素往何處集中、往何處流動、價格高低,由市場來決定。通過市場化配置,一方面使得勞動力在地區、產業、部門、企業、工作間主動流動而獲得更高的勞動報酬。另一方面更好地滿足區域協調發展、業態結構調整、科技革新對勞動力要素的需求。
市場化配置讓勞動力要素流動更暢通。促進勞動力要素暢通流動,是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有力支撐,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勞動力要素市場化配置,就必然要求政府不斷完善市場運行的外部條件,換句話說就是要破除影響市場對勞動力要素配置起決定性作用的體制機制弊端。通過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放開放寬城市落戶限制;通過營造公平就業環境,保障城鄉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權利;通過完善人事制度,進一步暢通企業、社會組織人員進入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渠道。以此打破戶籍、地域、身份、檔案、人事關系等制約,為勞動力要素創造流動機會、暢通流動渠道、拓展流動空間。
市場化配置讓勞動力要素流動更有序。經濟發展離不開勞動力資源,產業發展離不開大量勞動力。推進勞動力要素市場化配置,一方面維護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合法權益。通過政府宏觀調控、市場公平競爭、單位自主用人、個人自主擇業等,實現勞動力要素的自有流動。另一方面維護勞動力要素市場秩序。通過建立統一的管理制度、管理規范和評價機制,形成統一的勞動力要素市場體系,達到勞動力要素規范、有序流動的目的。(金羊網 文/鄧尤福)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