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1日下午,長江武漢段江面上,船舶往來穿梭,一派繁忙景象。
“長航集團共有運輸船舶369艘,目前已有354艘投入營運。旅游船13艘,已有8艘恢復營運。”位于武漢市漢口沿江大道的長航大廈內,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長江航運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銳帶湖北日報全媒記者來到應急指揮中心,介紹情況。大屏幕上,每艘船的實時監控信息一目了然。
長航集團是中國最大的內河航運企業,新冠肺炎疫情襲來,企業生產經營受到嚴重沖擊。
張銳在企業應急指揮中心察看船舶運行情況。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面對疫情大考,張銳帶領1.3萬余名員工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切實發揮央企主力軍和國家隊作用。
集團把疫情防控作為頭等大事,突出抓好船舶、船員防疫,嚴格疫情防控措施,有效阻斷傳染源,5000余名船員實現零感染。同時,主動擔當作為、履行社會責任,不計代價、不講條件,所屬的醫院、酒店、賓館都在當地疫情防控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鋼鐵、電力、石油化工等行業關系國計民生,企業生產一天都不能停。長航集團克服重重困難,精心組織礦石、煤炭、原油等運輸,有力保障了沿江重點“停不得”企業的生產原材料供應和防疫物資運輸。抗疫期間,他們收到了近120封感謝信。
長航集團下屬宜昌船廠和宜昌達門公司負責建造的某重點項目,按計劃今年底要建成并投入運行。2月14日,經省及武漢市、宜昌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的多方協調,張銳帶著防疫物資,驅車趕赴宜昌,看望慰問堅守崗位的員工,督導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確保了該項目除大年三十及初一外,一天都未停工。
在長江干線建設化學品船洗艙站,是推進長江大保護的重要舉措。為把疫情耽誤的時間搶回來,長航集團3月起就穩妥有序推進武漢、宜昌、岳陽3個洗艙站建設。經過35天艱苦奮戰,宜昌枝江洗艙站水工樁基施工4月24日全部達到設計高程,縮短樁基工期30%,搶在汛期前完成了水工工程。
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長航集團全面復工達產按下“快進鍵”,多渠道開源節流、降本增效,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帶來的損失。
“目前除郵輪旅游和職業教育產業外,集團其他產業都已全面復工,虧損已全面收窄。”張銳介紹,截至4月底,該集團長江航運合計貨運量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干散貨和液貨危險品運量同比分別上升2.5%和3.8%。
“長航集團長期以來扎根湖北、深耕長江經濟帶,助力湖北疫后重振既是企業責任也是發展機遇。”張銳說,在毫不松懈抓好常態化防控工作的前提下,長航集團將危中尋機、化危為機,多措并舉抓生產、促經營、提質效,咬定年度經營目標不放松,推動長江航運綠色高質量發展,為打好湖北疫后重振的民生保衛戰、經濟發展戰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進)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