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岱家山科創城一角。
編者按
4月8日,武漢重啟,湖北重大項目復工復產提質增速。連日來,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兵分多路前往武漢、宜昌、襄陽等地,實地探訪湖北疫后重振的新氣息、新風貌,展現各地如何在繼續抓好各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更好復工復產,做到安全生產、健康生產,力爭把損失降到最低,努力完成今年的目標任務,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作出貢獻。
“復產才一個月就拿到200萬元訂單,銷售火爆,今年翻番沒問題!”
5月12日,武漢岱家山科創城,六合天地(武漢)環境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德坤信心十足地告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在園區不足3年,公司已在園區內搬遷兩次,因為發展太快。
2017年6月創辦,當年產值僅17萬元;2018年,達到400萬元;2019年,突破1000萬元。專注餐飲廢水一體化處理設備研發,公司知識產權專利發明從最初只有1項增至16項。
王德坤說,正式組建專業銷售團隊,擴大生產,又不夠用了,還得搬呢。
復產后,在園區指導下,他在武漢市企業融資對接服務平臺“漢融通”注冊,手機操作“不見面”,兩天就獲銀行貸款64.7萬元。
沒幾天,作為2019年園區內獲批的27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之一,公司又收到政府補貼20萬元。
“不止這些,稅務、人社、知識產權等部門都像‘店小二’般熱心服務。”王德坤說。
隨后,湖北日報全媒記者來到武漢捷探科技有限公司。這是一家兩年前創立的地球物理勘探綜合方案提供商,2019年底入駐科創城,時間不長就遭遇疫情,3月31日首批復產。
“園區服務專員全程跟進,我們已完成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準備。”85后的總經理張偉告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訂單飽滿,今年銷售收入力爭增長20%。
走在環境優美的園區,寬闊的馬路邊停滿了小車,一棟棟標準化廠房里都是忙碌的身影。
疫情中冷清的科創城,又熱起來了。
據了解,岱家山科創城在全國率先打造知識產權特色小鎮,曾兩次入選全國“雙創周”主會場展示項目,在園企業290余家。
岱家山科技企業孵化器負責人鄧根福介紹,九成以上實體企業已復工復產。服務團隊搭建線上平臺,讓創業服務“不掉線”,服務質量“不打折”,為企業技術創新、拓展市場、擴大銷售提供精準服務。
武漢重啟后,科創城通過線上洽談、視頻看房、云簽約等互聯網招商方式,新簽約入駐科創企業8家,涵蓋檢驗檢測、醫療器械、節能環保、智能制造等領域。
“我們建成‘眾創空間+大學生創業苗圃+科技企業孵化器+科技企業加速器’創業孵化鏈條載體,與有關部門共建一站式科創服務工作站,為小微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孵化支持。”鄧根福表示,科創城將迎來新機遇、新發展。
代表點評
疫后重振,不能重走粗放式發展老路,要在高質量轉型發展上邁出更大步伐。
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擁有核心技術、自主知識產權,就擁有了走向市場的硬核競爭力。在疫情中,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加快培育,給企業創新、技術改造、產品升級帶來新機遇。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從政策引導、環境營造、服務優化上多下功夫,充分激發社會大眾創新創業激情,一定能形成“眾人拾柴火焰高”的生動局面。
——全國人大代表、回天新材董事長章鋒
(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周志兵 王成龍)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