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陳倩)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戰斗在武漢防疫一線的醫護人員中,有100多位中國致公黨黨員。全國政協委員、致公黨湖北省委會副主委、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徐旭東,和他們一起經歷了武漢保衛戰的全過程。他說,經歷了這次疫情,如果能從預警、封控、藥品和疫苗研發方面筑牢三條防線,即使再有新的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我們也能應對得更加從容。
在疫情期間,徐旭東作為武漢市政協副主席,參與了武漢市新洲區的防疫督導工作。從1月25日開始,他就奔波在新洲的各主要街道、小區、醫院,實地督導當地的社區封控和疫情救治工作。他說,新洲的疫情防控工作開始得比較早,封控措施也比較嚴格,到武漢中心城區的主要道路、各小區出入口都進行了有效的隔斷,“所以在疫情期間,新洲的感染病例相對較少。”
徐旭東說,自己在疫情期間只是做了一些一般性的工作,而致公黨中100多名工作在醫護一線的黨員,則是這次武漢保衛戰的主力軍。3月25日,在巴西新冠疫情最嚴重的城市之一圣保羅,十多位一線醫療專家開啟了遠程視頻會議系統,與武漢4位資深專家展開了治療經驗交流。這4位專家中,就包括致公黨黨員——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麻醉科主任陳向東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感染科副主任童巧霞教授。
徐旭東說,疫情的高峰已經過去,但帶給我們的教訓是深刻的。他建議,應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必須把關口前移,做到預防為主。為有效應對類似的未知病原體,需要在平時就加強對野生動物、家養動物以及人群中存在的病毒的監控,對有危害人類可能的病原體加強跟蹤和預測,建立有效及時的早期預警體系,這樣在發生突發事件時才不至于太過被動。在制度層面,應該建立起“兩手抓”機制,一手抓新病毒的專家研制,一手抓地方政府的及時控制發病區域。這兩個方面可以同時推進,確保將病毒的影響控制在最小范圍內。他還建議組建生物安全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將科研、臨床、疾控三大部門有效地吸納進來,形成有效互動。同時,在疫苗、特效藥上加強科研攻關。
“如果我們在預警體系、地區封控、疫苗和特效藥上形成了多道防線,在未來應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上,我們就會比這一次要從容很多。”徐旭東說。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