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居猶如花園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陳俊 通訊員杜瑞芳)省住建廳不久前公布的全省美麗宜居鄉村示范項目培育期名單,利川柏楊壩鎮桃子園村在列。昨日,記者走進這個高山上的小村落,只見道路平坦、綠樹成蔭,時下城里流行的垃圾分類成為村里最美的風景。
誰曾想到,桃子園村幾年前還是深度貧困村。該村位于利川市北部的柏楊壩鎮邊緣,海拔1350米至1700米,位置偏遠,基礎薄弱,無資源、無資產、無規模性主導產業,最困難時這里無手機信號、無辦公場所,154戶560名村民,2014年的貧困發生率為40.9%,是當地的深度貧困村。
記者信步走在村子里,幾乎看不到垃圾,隨處可見的是不同顏色和功能的垃圾收集桶。可回收、不可回收,分門別類,每個組設有垃圾分類投放知識宣傳欄。州住建局駐桃子園村“尖刀班”隊員走村入戶,開小組會、院子會,宣傳垃圾分類投放相關知識。記者看到,全村配備了210個垃圾桶。其中,10個紅色有害垃圾桶分發到每個小組,主要投放廢棄燈管、電池、藥品、農藥等有害物品;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桶各100個,分發到每家每戶。
村里修建了一座垃圾分揀站,將金屬、紙張、玻璃等可回收垃圾進行分揀,賣給回收公司,變廢為寶,村民可以增加收入;還有一輛垃圾轉運車,將不可回收垃圾轉運到鎮上的垃圾收集點。單家獨戶的村民家里都有化糞池,村民集中區域除了化糞池,還建有沼氣池。整修一條邊溝、新建一排花帶、改造一類廁所,桃子園村前期農村環境示范整治推行“四個一”,扮靚每家每戶。這么干凈的環境,怎么好意思再亂扔垃圾,家家戶戶都在暗自較勁,看誰家更干凈、漂亮,誰也不甘落在后面。
村民周志成說,他專門選了好看的花草種在花壇里,一出門就能聞到花香,心情也變好了。如今,村里有了路燈,晚飯后可以沿著干凈的水泥路,散散步、聊聊天……
離新建的村委會不遠處,有一個香菇種植基地,28個大棚里放置了10萬個菌棒。63歲的朱正華在大棚里采摘香菇,他是桃子園村一組村民,也是建檔立卡貧困戶。2019年3月他在香菇大棚里務工,勞作一天可收入80元,2019年僅此一項他就收入2萬元。朱正華的大孫子9歲、小孫子4歲,兒媳離家出走一直未歸,兒子常年在外打工,兩個孫子全靠他和老伴照顧。“家門口能掙錢,還可以照看家里,要不然日子真是過不下去,更別說光榮脫貧了。”朱正華感激地說。
79歲的村民周通祥也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以前住在四組,在高山上,不通公路,2018年易遷到村里集中安置點。安置點有7戶22人,每戶配有一個豬圈,還修建了沼氣池。“變化太大了,現在不愁吃不愁穿,住的地方又干凈漂亮,啥都有,是真享福了!”周通祥憶苦思甜,十分珍惜現在的生活。
大地遍綠展生機,如今的桃子園村,基礎設施完善,產業收入穩定,居住環境優美……貧窮落后的山村,成了留得住鄉愁的世外桃源。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