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鄧偉 袁超一 實習生 張悅晨
“命運與共,集中體現了中國人民和衷共濟、愛好和平的道義擔當。”
連日來,荊楚干群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表示弘揚偉大抗疫精神,更加自信地融入“命運共同體”,構筑湖北開放新高地。
主動向世界分享抗疫經驗
“病毒無國界,我們只有共同面對,攜手抗疫,才能使全球疫情得到更好控制。”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院長胡豫說,隨著疫情防控持續向好,協和醫院積極向全球分享防治新冠肺炎的有益做法。
“自3月中旬起,以協和醫院為主場召開了41場視頻會議,其中與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視頻連線19次,參與交流的本院專家達279人次。”胡豫介紹,協和醫院與瑞士、荷蘭、德國等51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了抗疫經驗交流。
令胡豫最難忘的,是4月11日協和醫院與來自中東、非洲、歐洲及含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內的共24個國家的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舉行視頻會議,并通過線上平臺全球實時直播,在線觀看人數達1.5萬。會后,泛阿拉伯放射學會主席Abdulkarim Alzabidy教授專門寫信致謝,對協和醫院無私分享抗疫經驗表示敬佩,并希望繼續加強合作。
秉承“天下一家”理念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重視‘和’的思想,以‘合’為貴,崇尚‘天下和合,共為一家’。”
華中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形勢與政策教研中心副主任李翔說,疫情發生后,從疫情信息公開到防疫經驗分享,從疫苗研發合作到對外物資援助,從支持世界衛生組織到打造全球健康共同體,中國以實際行動,幫助許多國家和地區挽救了成千上萬人的生命。
“命運與共,首先體現在黨和人民的血肉聯系上。”武漢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行政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李和中說,疫情危急之時,在黨中央的領導下舉國同心,全國各地調動人員物資馳援湖北,為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提供了重要保障。
“命運與共,是大愛無疆、開放合作、共建共享、和平發展的精神。”武漢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唐忠義教授認為,弘揚“命運與共”的抗疫精神,就是要秉承“天下一家”的理念,和衷共濟,守望相助。
更加自信,也更加開放
9月8日,香港柏斯音樂集團總裁吳天延作為在鄂港澳代表,受邀參加了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
“疫情期間,我與武漢人民、湖北人民一起戰斗。如今,疫后重振的湖北一派生機勃勃,我感到非常振奮。”吳天延說,各方支持湖北抗疫,湖北也向世界分享抗疫經驗,在與疫情的斗爭中,湖北變得更加自信,也更加開放。
疫后重振,我省熱忱歡迎國內外企業來鄂共贏發展。8月,全國知名民營企業湖北行,企業家們爭相投資湖北。9月,20家知名跨國公司代表團訪問武漢,尋求合作機遇,向世界傳遞湖北聲音。
吳天延認為,湖北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人才優勢、產業優勢,在進一步融入“命運共同體”的過程中,只要堅持開放合作,湖北的明天一定會更好。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