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源網絡
家,是什么?
文學家愛默生說:“家是父親的王國,母親的世界,兒童的樂園。”
家,還是老人的涼椅,讓他們可以在搖曳中,笑思過往,慢渡余生。
一個家,一間屋,里面卻關系到幾代人的命運走向。
只有家庭興旺,人生才有可能趨于圓滿。
1
家,包容越多,越和睦
法國哲學家蒙田說:“一個人能和家人和睦相處,這是人生的重大成就。”
深以為然。
包容家人,足以包容萬物、包容天下,對親近的人和顏悅色,是一個人最大的教養。
生活中,明理的人不在少數,但卻少有人,能擁有壓制脾氣的修養。
有時,我們明明知道:不管自己提醒多少次,伴侶也不會改變那讓我們抓狂的習慣。
我們卻還會一遍一遍地提醒,甚至怨聲載道、大發脾氣。
其實,家人的不良習慣,何嘗不像我們對家人某些行為的“看不慣”一般,早已根深蒂固。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改變自己是神,改變別人是神經病。”
凡事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永遠比在別人身上挑毛病更有意義。
與其改變,不如包容;與其針對,不如接納。
就像楊絳對錢鍾書那樣,把他所犯的小過小錯,都溶解在一句“不要緊”里。
以此,換來丈夫對自己的體貼與疼愛。
這比數落與埋怨帶來的效果,要積極得多。
老子曰:“大道之行,不責于人。”
不責家人過,是修養,更是智慧。
家,包容越多,越和睦,越興旺。
2
家,勤儉越多,越富裕
看過一句很有意思的話:“有得必有失,在得到金錢的同時,必然會失去很多煩惱。”
“有錢能使鬼推磨”,金錢,是生存的基本條件,財富自由,是無數人的畢生所求。
而金錢財富,是從勤儉中來的。
若是只儉不勤,則難以發財;若是只勤不儉,則難以守財。
再富的家庭,如果肆意揮霍,也會慢慢走向敗落。
再窮的家庭,如果勤勞節儉,終有一日走向興旺。
常言道:“勤是搖錢樹,儉是聚寶盆,奢懶敗家門。”
但生活中,有的人為追求品質生活,不惜超前消費,妄想借助名貴奢華的物質以提高地位。
卻不知,浮華背后,只有冰冷的賬單和赤裸裸的現實。
富裕時,可以享受生活,但不可揮霍無度;貧窮時,可以知足常樂,但不可好吃懶做。
家,勤儉越多,越富裕,越興旺。
3
家,關愛越多,越興旺
小說家莫羅阿說:“沒有了家庭,在廣大的宇宙間,人會冷得發抖。”
有的家,只是一間沒有溫度的房子,里面只有生存,沒有生活。
有的家,里面的人一條心,所以哪怕流離失所,也始終讓人心安。
在一個家庭里,精神上的貧瘠,永遠比金錢上的貧困更可怕。
沒有關愛的家庭,里面就少了靈魂,再奢華,也備具諷刺意味。
親情淡漠的家庭,就像是飯店與住所,所謂的一家人,只是多了血緣關系的一群人罷了。
同在屋檐下,若沒有家人的關心與愛護,將扼殺掉家庭本應給人帶來的幸福感。
不僅如此,淡薄的親情,還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孩子身上衍生出自私冷漠、不孝之心。
讓一個家庭的悲劇,應運而生。
家庭里,擁有關愛,才稱得上完整與美滿。
家,關愛越多,越溫暖,越興旺。
4
小時候,家是安樂窩,里面衣食無憂,安逸舒適。
叛逆時,家是監獄牢房,里面滿是規矩與限制,似乎只有外面的世界,才是豐富多彩的。
人到中年,家成了避風港,慢慢才發現,家人,是我們的底牌和后盾。
就像王小波在《愛你就像愛生命》中寫的那樣:
“人在年輕的時候,覺得到處都是人,別人的事就是你的事,到了中年以后,才覺得世界上除了家人,已經一無所有了。”
愿你我的家,都有包容、勤儉與關愛,里面滿是父母的叮囑,愛人的蜜語,孩子的嬉鬧,老人的微笑。
主播|硯筠
作者:韓九叔,本文首發于國學文刊(ID:GuoXuewenkan),用文化溫暖人心,不丟傳統,不忘來路,不失本心!
主編:王會
編輯:張依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