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短一年半,鐘崗村從“美麗規劃圖”變成“實景圖”
扶貧隊長帶領村民奔向鄉村振興
3月25日上午,黃陂區羅漢寺街鐘崗村駐村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田宇,給20多名黨員、村民代表,上了一堂“開在田間的黨史課”。他們的身后,是改造后的高標準農田。鐘崗村變了,昔日一米寬的泥巴路變成了兩車道的
3月25日上午,黃陂區羅漢寺街鐘崗村駐村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田宇,給20多名黨員、村民代表,上了一堂“開在田間的黨史課”。他們的身后,是改造后的高標準農田?,F代化的旋耕機在“勞作”,無人機在做飛播試驗。
今年39歲的田宇曾是一名空軍航空兵訓練參謀,2019年初,他轉業到硚口區老干局,半年后他主動請纓來到“省級重點貧困村”鐘崗村扶貧。
來之前有人勸他不要去,說扶貧工作都快結束了,去了沒意義。但他說:“我是軍人,要站好扶貧的最后一班崗!”田宇說,不能松勁歇腳,前幾任書記幫大家摘了貧困帽。他不但要鞏固成果,還要讓村民過得更像樣!
短短一年半,大家說鐘崗村變了樣。
鐘崗村變了,昔日一米寬的泥巴路變成了兩車道的水泥路,昔日零散荒蕪的田地變成平整肥沃的高標準農田,美麗鄉村“規劃圖”在鐘崗村慢慢變成“實景圖”。
鐘崗村變了,外出打工的能人主動回鄉創業,“自掃門前雪”的村民積極為家鄉發展動腦筋、說想法、提建議。
鄉親們干勁十足,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
今年是鐘崗村實施高標準農田改造后的第一年。眼前熱火朝天地機械化耕種的農田,是由村里170戶村民的480畝零散田改造成的510畝平整肥沃、灌排配套、道路暢通的高標準農田。
去年,鐘崗村獲批高標準農田改造項目,但不少村民寧愿把地白給親戚種,也不愿拿出來改造?!案牟桓脑爝€不是那一畝三分地,搞不好還把地換少了。”
田宇只好挨家挨戶幫年紀大的村民算賬:“把地租給同村的親戚種,收不到錢。但改造后,村集體打包租賃給專業的種植合作社集約化、規?;蚶?,既不丟失土地,又不用自己操心,每年每畝地還能拿幾百元租金,或者坐在家里分紅?!?/p>
村民們這才打消了顧慮。村里的獨居老人吳炳成去年因中風喪失勞動能力?,F在他名下的11畝地除了國家補貼外,每年還能拿到2000多元租金。
村里變了樣,吸引能人回鄉創業。
村民吳之華早年離鄉闖蕩,在硚口區華生城市廣場經營農貿市場。駐村工作隊一直勸他回鄉發展。起初他很猶豫,只敢承包幾十畝魚塘試水。
眼看著這幾年村里路修好了,公廁通水了,垃圾池改造了,環境越來越好,吳之華也開始追加投入承包果園、喂養雞鴨鵝,還開了一個集魚塘、果園、餐飲于一體的生態農莊,解決了村里幾個貧困戶的就業。
“黨給了好政策,派來了好干部,我也應該盡一份力。”吳之華指著自己精心打造的“梅花沖”生態農莊說,他最喜歡站在農莊山坡的亭子上,看著左邊整齊的高標準農田,右邊漂亮的農莊花海,面前的池塘里鴨子成群劃水。他相信這幅美麗鄉村實景圖會吸引更多能人回鄉置業。
2018年,鐘崗村整體脫貧,24個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出列,光伏發電站每年為村集體增收10萬元。
目前,鐘崗村還將光伏發電站的大部分收益拿出來為有可能返貧的貧困戶保留公益性崗位。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農村的主人是農民,要做好鄉村振興,離不開他們,得他們說了算?!碧镉钫f,過去村民大多是“自掃門前雪”,現在都非常積極地參與鄉村發展。
為了更好地收集村民助力家鄉建設的好意見和好想法,田宇在村委會設立了“諸葛亮榜”。
“我想參與生態農業,我想打造旅游鄉村,我想做鄉村物業……”村民們說,干部們寫。干部們“搭臺”,村民們“唱戲”。不少在外打工的村民聽說村里張貼了“諸葛亮榜”集思廣益,還紛紛給田宇打電話、發微信,為家鄉的振興出點子。
田宇和村民們對鐘崗村的未來充滿了期望。
硚口區老干局負責人表示:“我們作為派出扶貧干部的單位,堅決響應黨中央的號召,政策不變,隊伍不散,人員不撤,干勁不松,力度不減?!?/p>
(長江日報記者楊蔚 萬凌 趙代君 通訊員李放軍 劉德武)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