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孟靜 通訊員 高玉峰 宋澤林
3月21日上午,孝昌縣王店鎮磨山村鄉間小路上,游客不時歡聲笑語,打破小山村的寧靜。
近年來,王店鎮在鎮黨委書記胡忠文帶領下,先后打造幸福高崗、紅色磨山、生態白鶴等美麗宜居示范村。2019年底,王店鎮實現所有貧困村出列。
2月25日,孝昌縣王店鎮黨委書記胡忠文獲評“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
群眾有所呼,村干部10分鐘響應
“胡主任,真是感謝您!老伴現在恢復得越來越好!”3月19日,新崗村75歲村民胡禮猛緊握村副主任胡俊紅的手。
去年10月,胡禮猛和老伴施云華到鎮上趕集,不料施云華被一輛電動車撞倒,司機逃逸。
慌了神的胡禮猛趕緊給胡俊紅打電話求助。很快,施云華被送到醫院,診斷為股骨頭破裂。
胡俊紅立馬到鎮派出所調監控,把監控截圖轉發到各微信工作群,最終警方鎖定肇事者。經村委班子介入,肇事者賠償老人醫療費和康復費用近7萬元。
村干部的電話、職務、服務項目制成“明白卡”,每家每戶發放。日常服務、突發情況、重大變故……只要是村民的操心事、揪心事、煩心事,村干部10分鐘內“響應”。胡俊紅說,該村連續多年零上訪,“看起來管的事多了,但是民心聚攏了,村里各項工作更順了!”
“10分鐘服務承諾”工作法緊密干群的心,胡忠文在全鎮推廣。通過承諾、踐諾、考諾、評諾,提升基層服務水平。
村干部力量有限,如何更好服務?將村組干部、黨員中心戶、產業帶頭人也納入“10分鐘服務承諾”工作團隊。
全年服務事項一一登記在冊,服務效果采取服務隊員自評、群眾評議、支部點評的方式,每月一評。王店鎮下轄36個行政村,村村比著干。
胡忠文介紹,鎮里按季度給每個村撥付1萬元專項運轉經費,為這項工作提供資金保障。考核結果與村“兩委”干部績效報酬和其他服務隊員的經濟獎勵、選拔推優掛鉤。
“我有一個胡爸爸!”
2014年,時任王店鎮鎮長的胡忠文投身脫貧攻堅戰場,兩年后,他上任王店鎮黨委書記。
大塘村包保戶鄧賢良家,胡忠文時刻牽掛。74歲的鄧賢良和老伴吳秀清一身病,每月藥費開支上千元,還帶著讀高二的孫子鄧崔。鄧崔6歲時,鄧賢良的兒子因病去世,母親不久便遠走他鄉。
“您二老就把我當兒子,有困難盡管說。”胡忠文每個月都到鄧賢良家坐坐。在他的幫助下,鄧賢良一家按政策申請到了醫療、教育、易地搬遷等各項補助。如今,兩位老人每月自費用藥500元左右,孫子學費負擔也減輕了大半。
胡忠文格外關心鄧崔,每年大年三十還給鄧崔添置新衣。去年疫情期間,為了不耽誤鄧崔上網課,胡忠文自掏腰包,給鄧崔買手機,安裝網絡。遇上節假日,胡忠文經常讓年齡相仿的女兒同鄧崔一起玩耍,對鄧崔視如己出。
“以前羨慕別的同學,現在我有胡爸爸!”一度孤僻的鄧崔,逐漸開朗起來。
“書記幫咱們,咱們更要努力過日子。”鄧賢良、吳秀清兩位老人養了一頭母牛和10只雞,補貼家用。
“要把貧困戶當親人,做實脫貧工作。”胡忠文督促黨政班子成員每月至少25天用于扶貧工作,提高包保干部幫扶質量。
為每個村量身定制產業路
磨山村因磨而得名,有著數千年的石藝史。但過去,基礎設施條件有限,“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曾是磨山村最真實的寫照。
村民樊月東,患有嚴重的腰間盤突出,外出打工不便,雖然擅長錘鑿雕琢之功,但村里沒有產業帶動,過著窮日子。
2016年,迎來轉機。“拍腦袋決策,群眾不會跟著干。”胡忠文走訪調研,足跡遍及王店鎮村落,和村干部們“頭腦風暴”,為每個村量身定制產業發展方向。
磨山村也引來企業開發農旅產業,面貌煥然一新,村里熱鬧起來。院落整齊劃一,圍墻古樸高雅,磨山村也從一個“石頭村”變成“旅游村”。
聚焦農旅融合,以紅色磨山為輻射點,撬動社會投資數千萬元,建成中原突圍紀念館、磨山村史館等一批民宿景點,磨山村被列為非物質文化傳承地。當地村干部介紹,從臘月二十七到正月初七,每天有3000多人來游玩。
樊月東將家里的兩畝地流轉出去,憑著自己的手藝,一年做十幾個磨子,引來游客爭相購買。
鄉村振興,產業是基礎。磨山村只是王店鎮推進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
胡忠文介紹,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和有效銜接鄉村振興為主線,王店鎮累計投入6億多元,發展林果藥茶和養殖產業。培育韻鶴葡萄、巴石紅桃等特色農產品品牌16個,建成韻鶴葡萄采摘園、紅悅谷體驗園等12家。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