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就是我們村里人。”這是蓮塘村村民對該村第一書記“老符”符金鋼的印象。對于一個駐村扶貧書記來說,這大概是對其最高的評價和最大的褒獎了。駐村兩年來,符金鋼帶領著蓮塘村135戶633名貧困人口成功脫貧摘帽,集體收入由5萬元突破到13萬元以上,讓黨徽稅徽閃耀在蓮塘熠熠生輝。
駐村“外來人”如何變成村里“自己人”?短短兩年時間,蓮塘村何以摘帽、蝶變美麗鄉村?近日,筆者來到蓮塘村,面對面采訪赤壁市稅務局駐蓮塘村第一書記符金鋼,一探究竟。
訪情問需找窮根
蓮塘村位于赤壁市神山鎮,下轄 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61戶1631人,人均田地面積1.9畝。2014年被認定為省級貧困村,貧困人口135戶633人。
2019年“一紙任令”,55歲的符金鋼“走馬上任”,成為蓮塘村第一書記。從一名機關稅務干部到下田地的扶貧書記,角色身份轉變很大,對于如何開展駐村扶貧工作,剛到村里沒多久的老符心里也沒譜。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只有摸清實情,掌握致貧的真正原因,才能精準施策,有針對性地推進扶貧工作。”到村后,老符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村干部一起“入戶串門”,分組包干、白天黑夜。
三個月的時間,老符走遍了全村9個村民小組的溝溝坎坎,和村民們面對面地話家常、嘮日常,對135戶貧困戶重點“關照”,一看二聽三聊,老符很快就掌握了全村基本情況,了解了村民的愿望和心聲,對各貧困戶的家庭狀況也是了然于心。“村里的路一下雨就很難走”“晚上路上太黑了,沒法散步”……在挨家挨戶走訪中,老符認真記下了村民們的每一個“小心愿”“小訴求”。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干部。”摸清基本情況的老符決定從村委黨支部入手,凝聚黨員力量、發揮支部堡壘作用。在陣地硬件條件改善的基礎上,老符抓實黨內組織生活,實施“1234”黨建工作法,搭了班子、立了制度、定了標準。
在老符的帶領下,村支部的凝聚力越來越強。2020年,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老符和駐村干部、村兩委們堅守防疫一線60余天,不分晝夜地進行值班值守、疫情監測和防疫宣傳,把病毒阻隔在鄰村,筑牢了蓮塘村防疫防控關口,全村無一人感染。
產業幫扶治窮病
“沒有特色資源、產業結構單一、經營主體分散、農產品附加值低,如何在產業上突破,為村里找尋脫貧的出路?”這是老符一直苦苦思索的問題。
在詳細考察了村里的土地、山林等地貌情況,結合掌握的村民主要種植作物、經濟收入來源等第一手資料,老符摸索出了一條脫貧致富之路,那就是圍繞“合作社+貧困戶”的經營模式,把村民荒廢的田地扭轉到村,興建產業基地,帶領全村百姓拔窮根、共致富。
要想富,先修路。老符深知基礎設施的重要性,先后走訪扶貧辦、農發辦、綜改辦等單位,從各單位積極爭取扶貧資金1500余萬元,用于完善村里基礎設施,硬化拓寬道路13公里、改造溝渠2公里、新建2個小型泵站。緊接著,新建黨群服務中心、升級村級衛生室、安裝太陽能路燈、安全飲用水全覆蓋、光纖網絡戶戶通……蓮塘村經老符的“打扮”變了“模樣”、換了“新顏”。
基礎設施日益完善,產業項目加速落地。老符帶領村兩委班子和村民們,在原有1000畝稻蝦連作基地和楊梅基地的基礎上,新建了300畝的吊瓜、藍莓、獼猴桃、柑橘、黃桃基地。同時還采取“帶出來”看、“拉出去”學、“引進來”教的方式,組織村組干部和村民到隨陽、文清等地參觀產業項目,參加種養殖業培訓班,派人到宜昌市考察學習小龍蝦等產業種養殖銷售模式和經驗,安排農技專家現場授課指導。
“每天在家門口干活,一年就能增收5000元!”在基地就業的貧困戶王敬文笑呵呵的說道,而像王敬文這樣在“家門口”增收的有50余人。
貧困戶邱德榮在老符的支持幫助下,2020年養了4頭牛、100只雞,取得5萬余元的收入。“日子奔頭大著呢!”邱德榮眼里閃著光芒。
2020年,蓮塘村僅吊瓜基地就獲利8萬元,發放村民工資15萬元左右,帶動村級集體收入由2019年的5.6萬元增加到2020年的13萬元。
不僅是產業有幫扶,政策兜底更是解了貧困戶的后顧之憂。駐村以來,凡是有涉及惠農的好政策,老符總是第一時間組織村民學習,有些貧困戶脫貧積極性不高、覺悟不強,老符便不厭其煩的上門溝通,打消村民思想顧慮。2020年,蓮塘村政策兜底55戶71人,醫療救助148人,教育幫扶114人,產業幫扶181人,落實扶貧貸款19戶、56萬元,產業獎補資金249846.5萬元。
傾情為民拔窮根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老符是這么說,也是這么做的。擔任駐村書記兩年來,老符為村里、為貧困戶都做了哪些事,老符也記不清了,只知道村民有訴求就該去解決,有好事實事就應該為村民辦下去。
“村民把我當成自己人,我也應該把村民當成家人。”在摸排走訪的溝溝坎坎里、在防疫值守日日夜夜里,老符憑著一腔熱血、一顆真心、一份摯情,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共產黨員的忠誠擔當、無私奉獻。
去年疫情形勢最嚴峻的時候,老符帶頭為防疫捐款1000元,后來發現村里的老人周運梅治療高血壓、心臟病的藥物沒了,殘疾孤兒石震安伙食跟不上,老符自費1000余元,開車去購買米油肉等生活物品和藥品,親手將物資送到隔離在村的老人和孤兒手上。
貧困戶石武松種植的西瓜受疫情及水災影響,滯銷了近3萬斤。老符獲悉后,在微信群、朋友圈第一次打起了廣告,發動朋友、聯系單位,做起了“銷售員”,助銷了近8000斤。不光是“賣”西瓜,牛肉、蔬菜、雞蛋、蝦等老符都“賣”過,去年老符幫助貧困戶銷售各農產品近6萬余元。
“老符老符、全力以赴”“老符老符、脫貧致富”……村里的每一件事老符都當成自己家里事去做,在老符的帶領下,蓮塘村先后被評為赤壁市推進鄉村振興十佳村、省級文明衛生村的榮譽稱號,當下正在申創咸寧市農村先進黨支部。老符個人今年也被評為了全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
成績多多、收獲滿滿,看著煥然一新的蓮塘村,望著藍天白云、青山綠水,老符倍感自豪:“功勞不是我一個人的,一切離不開好的政策,離不開各單位的支持,更離不開前任駐村書記、村干部和村民們的努力!”(朱夢和 張洞石)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