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講讀一本好書,分享一段感悟。荊楚網每周六晚推出“東湖夜讀·為你講書”欄目,邀請講書人分享閱讀心得,將書中的精彩娓娓道來,將那些與好書邂逅的故事,與您分享。
《只想和你好好生活》
內容簡介
《只想和你好好生活》匯集了20多位心理學家對親密關系的多角度深入解讀,以親密關系與個人成長為切入點,幫助讀者理順生活與情感,做更好的自己,也給別人帶去幸福。
婚后分享欲的喪失,就像日復一日心理上的冷暴力,同樣讓人窒息。
1
一個結婚15年的姐姐說,自己的婚姻得了一種叫“冷漠癥”的病,癥狀是心里憋了好多話,說不出來,總覺得胸口悶得慌。
每次想要跟家人說一說工作的煩惱、對未來生活的不確定,得到的回應總是:“你想太多了。”
有時候想打破沉悶,策劃一次旅行,問老公去哪兒,老公說:“無所謂,你定。”
就連吃飯問對方吃什么,答案都是:“隨便,都可以。”
這種感覺就像你憋足了力氣,一拳打出去,卻打在了棉花上,不疼,也沒有回音,讓人垂頭喪氣。
既沒有特別甜蜜的時刻,也沒有特別緊張的沖突,生活從平靜如水,變成了相安無事,從相敬如賓,變成了相敬如冰。
為什么明明是最親近的家人,卻變成了比陌生人還尷尬的關系?
為什么開始明明充滿熱情的關系,會慢慢變得冰冷?
如果你仔細回想那些讓關系變得冰冷的細枝末節(jié),就會發(fā)現,關系從來不是忽然變冷的,而是一次次被拒絕、被誤解、被指責的累積。
2
《只想和你好好生活》里,多年在中國從事個人輔導和夫妻治療的心理學博士約翰·貝曼認為,不夠親密,是中國夫妻最大的問題。
而造成這一結果的最重要原因,是夫妻之間不懂得如何處理差異。
圖源網絡
人與人之間存在無數差異,小到吃飯的口味,一個喜歡咸、一個喜歡淡;大到人生規(guī)劃,一個喜歡隨遇而安、一個希望主動奮斗……
當夫妻倆的想法不一致時,他們可能會從討論、爭論,逐漸升級到吵架,甚至打架,很難得出一個彼此都認可、接受的答案。
又或者為了避免吵架,干脆不討論,擱置矛盾,兩個人都表面妥協(xié),但是內心并不情愿。做出妥協(xié)的一方會記在心里,日積月累,都成了抱怨。
無論選擇吵架還是冷戰(zhàn),因為彼此差異而帶來的矛盾都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
遇到問題的時候,不想商量、拒絕溝通;遇到開心的事,也失去了和他分享的欲望。
我們之所以不能接納彼此的差異,約翰·貝曼認為,這是因為很多人面對伴侶時,總覺得,“我最重要”。
我的父母比你的父母重要,我的工作比你的工作重要,我的感受比你的感受重要……于是吵架和冷戰(zhàn)就出現了。
在貝曼博士看來,放下一些期待和指責,彼此關愛、傾聽和支持,會讓夫妻關系變得更有活力。
3
伴侶之間的親密,可以有很多類型:情緒親密、身體親密、精神親密、社交親密和愛好親密。
圖源網絡
一對好的夫妻,并非每個方面都能做到百分百的親密,能擁有兩項以上的親密,就是很好的關系。
如果一項都做不到的話,那維系婚姻的可能只剩下孩子、房子,以及誰都不愿意離婚的湊合。
但是“親密”不是從天而降的,而需要至少有一個人愿意沒事找事、沒話找話地去創(chuàng)造機會、制造話題。
《只想和你好好生活》是一本心理咨詢師的口述實錄,通過他們經歷過的咨詢案例,重新結構親密關系中的種種矛盾和解決之道。
包括如何通過你的夢,判斷婚姻中的問題;如何在婚姻中保持獨立;關系中親密度的提升方法等等。
心理學大師歐文·亞隆說:“每一樁幸福婚姻的背后,都離不開兩個人對彼此的包容和忍耐,也離不開兩人的共同努力和成長。”
面對矛盾,放棄是最簡單的選擇,卻不一定是最明智的。
在經營一段關系的過程中,遇見更好的自己,才是婚姻給我們最好的禮物。
點亮“在看”,愿你我都能經營好親密關系,成為更好的自己。
(收看收聽更多《東湖夜讀》文章,請下載荊楚網客戶端、關注荊楚網微信公眾號。)
主播|硯筠
作者:甘藍藍,寫好別人的故事,過好自己的日子。本文首發(fā)十點讀書(ID:duhaoshu),超2900萬人訂閱的國民讀書大號,轉載請在后臺回復“轉載”。
監(jiān)制:吳康安
主編:王會
編輯:張依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yè)執(zhí)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