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岡市是革命老區,也是重要生態功能區。”3月8日,在接受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采訪時,全國人大代表、湖北名羊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錦秀表示,希望國家支持黃岡開展生態綜合補償試點,助推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
劉錦秀說,落實生態保護補償生態文明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舉措。2021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改革的意見》,明確了深化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改革的路線圖和時間表。國務院通過《“十四五”特殊類型地區振興發展規劃》,提出要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作為長江流域、大別山水源涵養重要生態功能區,黃岡高度重視生態補償工作。”劉錦秀介紹,黃岡已經在巴水流域、白蓮河水庫流域以及龍感湖、太白湖、武山湖“三湖”地區等流域橫向生態補償,在農業畜禽養殖糞污資源化利用生態補償、縣級生態公益林生態補償等方面做出積極探索。
調研中,劉錦秀也發現,目前生態補償工作仍存在難點,包括生態補償相關法律法規缺失、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政策需完善、社會資本投入不足、區域間利益共享機制較為單一。
對此,劉錦秀代表提出五點建議:
支持黃岡市作為生態綜合補償試點地區。黃岡地處長江中游城市群,黃岡市開展試點工作,對推進長江經濟帶橫向生態補償,開拓特殊類型地區振興發展新局面具有積極作用。
加快生態補償相關法規及規范性文件的出臺。明確生態補償的補償對象、資金來源、補償標準、相關利益主體的權利義務、責任追究等。盡快推動配套技術文件的出臺,統一補償標準考核原則,為完善生態補償機制提供法治保障和工作依據。
進一步完善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政策。充分考慮不同區域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的成本差異,對相關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開展良好的地區,特別既是重點生態功能區又屬于屬于革命老區的地區,適當調高經費比例。同時加強森林、濕地、礦產等多項生態補償政策的銜接性,發揮好政策合力。
推動市場深度參與工作。對革命老區出臺支持政策,進一步吸引企業投資、刺激產業發展,并通過土地、房產、水力發電、特許經營產品等資源載體以及綠色金融、財稅等制度手段的實現,推進生態補償的開源。
區域間利益共享機制需打通。加快革命老區與其它區域間稅收分享、科技創新、人才流通、資本帶動等相關利益共享政策的出臺,激發區域間深入合作的積極性,促進各種權益交易的融合,進一步實現生態補償的多元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江卉)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