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陳泉)世界因互聯網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聯網而更豐富,普法工作同樣也因互聯網不再受時間、空間限制,尤其是新媒體普法產品的“破圈”,讓大眾更加容易接受和學習,助力了全體公民法治意識和法治素養的快速提升。
由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指導,省委網信辦、省教育廳、省文旅廳、省總工會、團省委、省婦聯共同主辦,荊楚網(湖北日報網)承辦的“網聚荊楚正能量 奮進湖北新實踐”2024年湖北省網絡文明建設創新實踐案例宣傳展示活動啟動后,全省各地各部門報名踴躍。其中,中共黃陂區委網信辦推薦的“網絡普法 護航小鎮經濟躍起騰飛”案例,是網絡文明建設創新實踐的體現,黃陂區在漢口北商圈打造了全省首個“互聯網普法小鎮”項目,該項目輻射了漢口北商圈400多家直播機構和1500余家電商企業,以及超5000名直播電商從業人員,“網絡普法小鎮”的打造營造了整個商圈知法、懂法、守法、學法、用法的濃厚氛圍。
從“分”到“合”,讓網絡普法協同聯動
武漢黃陂的漢口北商圈是全國第二大綜合商貿市場,擁有400多家直播機構和1500余家電商企業,直播電商從業人員超5000人,已形成30大行業電商直播生態圈,線上為國內外30萬家企業提供供應鏈綜合服務。
人在哪里,普法工作就要跟進到哪里,普法陣地就要延伸到哪里。在漢口北開展線上交易的企業、個人,他們在堅持正確價值取向、保障網絡內容安全、維護網民合法權益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為此,“互聯網普法小鎮”的工作重點,是對直播機構、電商企業以及帶貨主播們進行互聯網普法宣傳,引導企業和個人樹立誠信守法、依法經營、依法管理、依法從業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積極承擔法律責任和社會責任。
黃陂區通過普法小鎮建設,完善了部門間普法聯動機制、共享機制,形成了以宣傳、網信部門統籌引領、涉網部門密切配合、企業主動履責、群眾積極參與的普法新格局。區委宣傳部、網信辦不斷強化作為網絡普法牽頭部門的意識,堅持常議常抓,積極發揮統籌協調指導作用,推動形成各司其職,齊抓共管的網絡普法新格局。按照“誰執法誰普法”原則,區直相關部門在微信公眾號、抖音等平臺,圍繞企業經營相關領域,積極開展網絡普法。
圖:互聯網普法小鎮
轉“下”,讓網絡普法走進群眾
網絡普法既要占領網絡主陣地,也要走到網下,走進群眾、走入生活。針對互聯網企業扎堆,黃陂在“網絡普法小鎮”豎立了11塊宣傳牌、“十問十答”宣傳矩陣,并通過法規培訓、路演發布、對接會、交流沙龍等形式,時刻提醒商家、主播和平臺“法字當頭”,積極打造網絡普法新陣地;圍繞中小企業權益保護、反非法集資和電信詐騙等熱點焦點,創作《都是集資惹的禍》《生姜還是老的辣》等多部節目,以楚劇折子戲、音樂快板、楚劇小品、湖北大鼓等方式在普法小鎮輪番上演;開展“創新聚力”“創新圓夢”“新心匯互訪互學”等主題活動,將學校涉網課程融入現實工作中。
圖:互聯網普法小鎮宣傳牌
以“法”促“發”,讓網絡普法服務發展
在“互聯網普法小鎮”建設中,黃陂圍繞“網絡普法”主題,充分發揮“黃陂融媒”“法惠黃陂”等平臺開設“優化營商環境,送法進企業”“以法護航 服務企業”等專題專欄,刊(轉)小鎮企業普法需求稿件千余篇。區城管局圍繞商圈突出問題制作“城管普法宣傳”系列短視頻;區檢察院以漫畫形式解讀借貸被套路、商業合同糾紛等法律知識,該微博也因此進入湖北政法系統影響力排行年度前20名。如今,互聯網平臺企業全國性供應鏈節點不斷落戶普法小鎮,引入1.5萬余種全國優質供應鏈商品。小鎮電商類企業超過1500家,針紡織品類商品線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8.1%。線上批發與零售等行業銷售額均實現兩位數增長,社會消費品線上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2.4%,繼續保持全市第一位。
企業需要在法治軌道上運行,需要良好的法治環境,需要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在互聯網時代,對于漢口北商圈而言,通過部門資源的充分整合,有針對性地開展網絡普法,有助于營造良好營商環境,護航民營經濟健康發展。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