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丁玥 周夢伊 通訊員鄭雅曼)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事糾紛的化解,不僅關乎個人和家庭幸福,也關系社會和諧文明進步。為推動家事審判改革,打造新時代“楓橋式人民法庭”,武漢市江岸區人民法院西馬人民法庭著力打造家事審判特色品牌——“春苗幸福驛站”,從婦女兒童權益保護、家事糾紛實質性化解的角度出發,打出了一套有特色、有力度、有成效的家事審判工作“組合拳”。
組織學生開展模擬法庭活動
“前端”優化配置,構筑家事解紛新陣地。2023年西馬法庭改建升級為二類法庭,增設圓桌法庭、家庭教育指導中心、親子關系觀察室等特色功能室,打造家風文化特色展區,營造以“家”為主題的柔性訴訟環境。拓寬平臺,多元聯動推進訴源治理。在江岸區委政法委的指導下,與區婦聯共同建立家事矛盾調解平臺,入駐區矛盾調解中心,設立家事巡回審判點和“家事心理咨詢室”,協同治理,推動家事糾紛就地發現、就地化解。
“中端”改革創新,推出家事審判新模式。西馬法庭在全市法院率先探索家事調查員制度,吸納了141名熟悉社情民情的婦聯干部參與家事調查,幫助法官找準家事糾紛癥結。同時在全市法院率先建立家事案件財產申報制度、首推《探望權自動履行承諾書》,助力家事審判提質增效。另外還加強聯動,落實反家暴三方協作機制,與江岸區婦聯、區公安分局聯合建立全省首個三方聯動的反家庭暴力協作機制,首創《反家庭暴力溫馨提示書》,實現“反家暴”預防宣傳、警情聯動、響應處置“一站式”保護。
法官指導學生們如何進行模擬法庭流程
“末端”延伸觸角,傳遞家事審判溫度。西馬法庭通過微信、電話、實地走訪等形式逐案跟蹤回訪,聯合江岸區婦聯實地考察人身安全保護令、家庭教育令實施情況,聯絡社區、學校等共同做好幫扶工作,切實讓家事審判向彌合情感、維護家庭和諧延伸。同時通過廣泛宣傳,拓寬法律服務渠道,在全國首個家庭教育周期間開展“送法進萬家,家教伴成長”專題普法活動,法官在線傳授“教育經”,促進“依法帶娃”;舉辦“法庭開放日”、模擬法庭,在全區社區暑期托管班舉辦法律情景劇活動,建立了具有特色的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宣傳陣地。
向社區送發《反家庭暴力溫馨提示書》
2022年12月,西馬法庭被確定為“新時代英雄城市婦女工作創新實踐示范站”;2023年12月被繼續評定為武漢市“巾幗文明崗”;2024年5月入選區級首批青少年心理健康輔導站。隊伍中涌現出武漢市勞動模范、武漢市三八紅旗手、武漢市新時代巾幗英雄等先進典型;辦理的全市首發家庭教育令案例于2023年4月入選武漢市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十大優秀案例。
報名單位:武漢市江岸區人民法院
【專家點評】
法與情,化“小家”糾紛,守“大家”安定
□呂瑩(湖北省政協委員,湖北省新聯會副會長,武漢市澤霈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理事長)
人民法庭是法院參與和服務共同締造的生力軍。西馬法庭充分發揮“家事法庭”前沿陣地作用,主動融入基層社會治理大格局,善用法,智用情,以化“小家”糾紛,守“大家”安定,以家庭“小和諧”促進社會“大和諧”,讓公平正義成為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的靚麗風景線。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