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沈素芬 實習生 趙閩瑤瑤)鄂州市鄂城區古樓街道鏡園社區廣電小區兩棟居民樓,分別于1994年和1999年建成,過去院內設施老化、消防通道狹窄、房屋漏水、路面破損、停車難。社區邀百姓入局,以“共”字為核心,廣泛發動組織群眾參與人居環境整治。如今,破損的水泥路面變為了平坦的瀝青路面,多余的花壇變為了非機動車停車棚和機動車停車位,生銹松動的圍欄得以修復,樓道墻面煥然一新,小區入口處也安裝了道閘。通過打通綠色生命通道,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改”出了居民幸福感,“造”出了百姓滿意度。
拆除“堵心墻”,疏通“同心巷”
社區前期以黨建引領,共商共建,打通了困擾居民長達28年的“綠色通道”,被居民親切地稱為“同心巷”。為打通“綠色通道”,小區舉行“晝訪夜談”活動,組織多方參與夜談,共商解困之法。同時發動小區黨員、志愿者、業委會等組成“三人小組”,制定項目推進表,動員居民自籌建設資金。居民無人捐,黨員干部帶頭捐款;群眾事務忙,社區干部、業委會成員上門募捐。
眾籌募捐
齊心“繪藍圖”,小區“煥新顏”
繼打通綠色生命通道之后,小區居民的自治意識逐漸增強,居民投票通過的《小區公約》《樓道公約》,讓鄰里間的微小糾紛或問題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人能管。同時,居民強烈希望小區改造,社區積極鏈接舊改資源,將廣電小區納入舊改項目。小區哪里需要改?具體怎么改?通過小區“圓桌會議”共同協商。借助老舊小區改造契機,廣電小區道路刷黑煥然一新。
小區公約 樓道公約
深化“全民主”,治理“強效能”
社區不斷強化居民主人翁意識,激發基層自轉活力。同樂時,社區眾籌“團年飯”,共享“團圓時”;同愷時,社區除雪“加速度”,掃出“平安路”;同心時,社區破解“停車難”,共議“商良策”。
社區共同締造會議
從生命通道再到小區改造,廣電小區誕生了鏡園社區“113N”工作法,將經驗運用到小區治理中,在小區內打造“1”個居民陣地——小區工具間,制定了“1”個居民公約,成立“3”個隊伍組織——業委會、樓棟長、志愿者,凝聚“N”股力量——各家各戶紛紛出力,廣泛參與,將共同締造落實落地,將社區與小區居民緊緊聯系在一起,共同為小區改造作出貢獻。
報名單位:鄂州市鄂城區古樓街道
【專家點評】
美美與共雙豐收,共同締造譜新篇
□方艷(湖北第二師范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信息傳播倫理研究所所長)
鄂州市鄂城區古樓街道鏡園社區廣電小區以黨建之舵引領,以“共”字為核心,社區邀請百姓入局,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創新工作方法,提升治理效能,實現了物質精神雙豐收,破繭蝶變,向美而生,共同締造譜新篇。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