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丁玥 通訊員王健宇)樓齡已超過30年、水電等基礎設施老化、出租房增多人員結構復雜、早期規劃的配套設施不足的典型的老舊小區,如今:社區里就有養老服務中心,花幾塊錢就能在“幸福食堂”吃一頓午飯,孩子放學后可以到社區“四點半學校”上課,醫食住娛都可以在家門口解決……共同締造試點擴面工作啟動以來,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沌口街道寧康園社區立足“寧康先鋒‘繪’家園”黨建品牌,以網格為單元,以志愿者為力量,找準共同締造“金點子”,將社區干、大家看變成大家看、一起干,將社區打造為幸福家園。
80名網格(鄰里)長參與志愿服務宣誓
從居民需求“讀題”,讓“觀望者”變“參與者”
沌口街道寧康園社區成立于2003年,服務寧康園、白領宿舍兩個小區,規模戶數4375戶,常住人口7358人,劃分14個治理網格,社區黨委下設10個網格黨支部,黨員人數396人。“決策共謀”其實就是發現居民需求、匯集群眾智慧。為此,社區打造寧康議事會、微網格議事廳、金牌調解室三類居民協商議事平臺,讓黨委班子成員、共建單位代表、物業代表、志愿者代表、居民代表等多方定期面對面提需求、議方案、說進度、談感受,商議大家關切的民生“小事”。就這樣,社區集助餐、助潔、助醫和日常看護于一體的一站式養老中心輻射點,被大家一點點議論出來。
小區“最美家庭”表彰
從急難愁盼“答題”,讓“參與者”變“建設者”
有了好想法,該如何推動幸福食堂在社區落地?對此,社區充分整合共建單位、社會組織、志愿者等多方資源,為幸福食堂建設提供人力、物力、智力支持。同時組建以居民張漢香為代表的37名美好“食”光志愿服務團隊,全方位參與幸福食堂的籌建、風格設計、補貼標準、菜品選擇等過程。寧康路緊鄰體育中心,周邊商鋪租金較高,幸福食堂又是惠民項目,為了讓居民以更低價格享受便利和美味,社區充分發揮黨建聯盟優勢鏈接共建單位神龍置業,通過租金減免方式,積極探索發展幸福食堂的長效良性運行方案。
神龍小學老師豐富“四點半課堂”師資力量
從黨群同心“破題”,讓“建設者”變“管理者”
盡管幸福食堂解決了社區不少老人的就餐問題,但社區高齡、獨居、失能失智的老人不在少數。受性質、人力、成本的約束,幸福食堂無法與常規餐飲一樣直接聯網掛單外送,如何讓這些特殊人群按時吃上可口的熱飯熱菜,成為社區黨委最為掛心的事。為打通幸福食堂與特殊人群的最后一百米,社區召開居民議事會,充分挖掘群眾智慧,最終確定結合幸福食堂實際情況,對接外賣平臺等能夠提供外送服務的站點,通過小哥志愿服務和積分兌換,完成食堂+小哥線下的雙向聯系,為特殊人群提供送餐上門服務。
小哥加入社區幸福食堂為轄區特殊人群送餐
從志愿服務“點題”,讓“管理者”變“共享者”
在吸取幸福食堂的成功經驗后,社區依托黨群服務中心陣地掛牌“四點半課堂”,動員退休老黨員、下沉黨員和轄區大學生及居民能人紛紛加入,逐步形成長效的師資力量,化解雙職工家庭的托管難問題;邀請共建單位、小區物業、業委會和居民代表實地查看并商討解決方案,推動單元門和外墻脫落等小區老舊設施更新改造;整合社區志愿管理體系,通過物質和精神的雙重獎勵,實現志愿服務與社區治理雙向良性循環。如今,寧康園小區樓棟單元門已煥然一新,5處墻面已平整修復,10余處公共區域已增設路沿坡完成適老化改造,“四點半課堂”每周五充滿著小朋友的歡聲笑語,幸福食堂實現轄區居民美好“食”光全覆蓋已服務惠及居民3萬余人次,獲得居民一致好評。
報名單位: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沌口街道寧康園社區
【專家點評】
聚焦問題鏈 同心建家園
□趙興(江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
寧康園社區聚焦問題鏈,通過“讀題”“點題”“答題”“破題”,讓“觀望者”變“參與者”,“參與者”變“建設者”,“建設者”變“管理者”,“管理者”變“共享者”,實現黨群同心,共建社區幸福家園。這一做法思路新穎,措施有力,成效突出,值得借鑒。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