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輿情分析師 曾紅丹
9月25日,由荊楚網(湖北日報網)、楚天輿情數據研究院制作的武漢城區傳播形象排行榜8月榜單發布。8月,東湖高新區、武漢經開區和武昌區上榜武漢城區傳播形象榜單前三甲,綜合傳播指數分別為97.76、95.14和94.57。
從基礎網絡知名度排名情況來看,武昌區、東湖高新區和江夏區的基礎網絡知名度排名前列,得分分別為96.88、95.47和94.89。其中,8月各自的官方微信公眾號WCI指數分別為1126.95、1029.845和1011.27,奠定了其網絡知名度靠前的基礎。“大成武昌”深耕民生福祉,系列暖心舉措贏得廣泛贊譽。《請查收!武昌區60歲以上老人可享免費意外險》一文,以其貼心的社會保障政策,閱讀量迅速攀升至5萬+,彰顯了社會對老年群體的深切關懷。《武昌這些地方將停水,請做好儲水準備!》則及時傳遞生活服務信息,確保居民生活不受影響,閱讀量突破三萬大關,體現了高效透明的民生服務。《這輩子真沒想到騙子離我這么近!》一文,通過真實案例警醒大眾,不僅增強了居民的防騙意識,也拉近了政務號與群眾之間的心理距離。“中國光谷”聚焦低空經濟,《20分鐘,從光谷廣場到天河機場,武漢都市圈將率先試點低空客運通勤》一文,給讀者描繪了“無人機穿行在高樓大廈間送外賣,‘打飛的’成為通勤出行新選擇,農業無人機春耕顯身手”的未來場景,收獲7萬+閱讀量。“江夏融媒”以其敏銳的新聞觸覺,聚焦教育、交通、商業等群眾高度關注的領域,《揭牌!江夏區這一小學整體搬遷!》《勿僥幸!江夏一晚查獲酒醉駕14起》《江夏首家!“漢版胖東來”今日開業》等文章緊貼江夏區的發展脈搏,閱讀量均突破3萬+。
網絡傳播指數中,排在榜單前三位的是東西湖區、洪山區和武昌區,指數分別為94.49、93.94和92.96,表明相關轄區獲省級以上媒體和商業資訊平臺報道較多。社會生活網絡指數前三名是黃陂區、江漢區、漢陽區,分別為96.84、94.43和93.15,表明相關區域生態環境、治安管理、文化旅游、城市管理、產業促進、設施聯通、貿易便利、綠色發展、能力建設、衛生健康、營商環境、民生福祉等領域整體形象較好。社交媒體平臺上,洪山區#跳東湖七夕節浪漫啟幕#,東西湖區#奧運冠軍鄭欽文是東西湖區街坊#,武昌區#一幸福食堂專門為老人準備軟米飯#,武漢經開區#車谷造汽車馳騁新絲路# 等話題熱度、關注度、討論度較高。
亮點分析:武漢工業經濟“新”潮澎湃
報告指出武漢創新能力位居全球第13位。8月27日,由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全球百強科技創新集群中,武漢位居全球第十三位;在中國城市科技創新集群中,武漢位列第五位。據人民網、新華網、中國新聞網、中國經濟網等媒體報道,元宇宙依托東湖高新區、江漢區、漢陽區、武昌區等區,組織實施擴展現實、第三代互聯網等關鍵技術攻關項目,構建元宇宙開發平臺,拓展元宇宙在工業生產、文旅相結合的科技+文化的應用場景;未來網絡依托東湖高新區、武漢經開區、東西湖區、洪山區等區,開展增強型無線空口技術、感知與通信融合等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芯片、終端基站等網絡設備以及測試儀器儀表等產品研發和測試,圍繞6G等技術前瞻布局,重點發展全息通信、智慧交互等應用場景;量子科技依托東湖高新區、武漢經開區、東西湖區、武昌區等區,重點在量子芯片、量子通信、量子激光雷達、精密光譜測量等領域核心技術攻關和新技術新設備研發,推動量子科技在金融、交通、醫療等重點行業領域試點應用。因地制宜,整合各區優勢,精準發力,才能讓武漢市未來產業發展加速度。
媒體聚焦武漢工業經濟“新”潮澎湃。學習強國、新華網、央廣網、湖北日報、荊楚網等媒體報道,8月28日,東湖高新區低空共享無人機應用示范區項目正在進行飛行調試,將部署無人機186架、自動機庫128套,規劃航線超2000條,實現光谷低空空域全覆蓋,預計今年10月竣工。在武漢經開區,總投資達100億元的武漢氫能科技產業園揭牌,5個氫能項目簽約落戶,將打造國家級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集群基地。“洪山區‘5G+工業互聯網’產教融合人才實訓項目”入選工信部2023年新一代信息技術典型產品、應用和服務案例(第一批)名單。與此同時,暑期武漢各大商圈、景區景點使出“十八般武藝”,通過打造精彩的主題活動、多元的休閑場景、豐富的特色體驗吸引眾多游客。在武昌楚河漢街,這座開業僅一個月的商業體武漢SKP,被國際知名品牌戰略咨詢顧問羅伯特·坎貝爾稱贊是他見過的全球最熱鬧的商場之一,“我十分驚訝武漢這座城市散發的青春活力”。
輿論關注武漢市文旅融合“破題出圈”。8月29日,武漢市漢陽文化創意城大會舉行,22個文創項目現場簽約。新華網、中國新聞網、荊楚網等11家媒體同步線上直播,觀看人數超700萬人次。當天,漢陽區與騰訊、新浪、京東方藝云、廣州勵豐等10家文旅創意產業龍頭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武漢文旅基金項目、武漢融媒數字產業園項目等12個特色亮點文產項目正式簽約落戶漢陽,這些合作涉及全域旅游、電競產業、騰訊生態、數字媒體、文化創意、動漫產業等領域。8月27日至30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國際交流與合作局主辦,武漢市文化和旅游局、攜程集團承辦,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支持的“你好!中國”亞洲旅行商中國行·武漢大會系列活動正式啟動。黃陂區立足地域特色,充分發揮大都市近郊、大交通樞紐、大山水生態以及木蘭文化優勢,強力推進文旅深度融合,形成景城共建共享、全域生態、全域景觀、全域旅游、景城融合、村景融合、產業融合的發展新格局,通過旅游資源集聚構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促進了黃陂區文旅產業的特色化、品牌化發展。武昌文旅IP多、消費業態多。黃鶴樓、武漢長江大橋、湖北省博物館、戶部巷、東湖、武大櫻花、武漢革命博物館,這之于促進消費,尤其是吸引更多的外地乃至全球的游客來消費,堪稱是“引流”神器。輿論期待,隨著大會的舉辦,武漢文旅將迎來全新的發展局面,入境游市場也將進一步升級產品與服務,力爭“圈粉”更多國外游客。
排行榜規則說明:
(1)數據來源于荊楚網及第三方大數據傳播指數系統自動抓取,不排除存在部分關聯信息的干擾。
(2)武漢各城區街道傳播形象榜根據荊楚網城市傳播指數數據進行科學排行,該模型包含基礎網絡知名度、網絡傳播指數、社會生活網絡指數三大一級指標,十五項二級指標,二十三項三級指標。具體算法為:傳播形象指數=基礎網絡知名度×15%+網絡傳播指數×70%+社會生活網絡指數×15%。
(3)基礎網絡知名度等于微博、微信、網頁、論壇、客戶端、電子報刊、其他平臺的提及數量標準化數值乘以對應比例的總和。
(4)網絡傳播指數等于媒體及商業資訊平臺的提及數和正負面信息數量標準化數值乘以對應比例的總和,其中負面信息為負值。
(5)社會生活網絡指數等于全網平臺關于對應區域生態環境、治安管理、文化旅游、食品安全、交通、城市管理、鄉村振興、營商環境、衛生健康、社會福利保障、教育領域的提及數和正負面信息數量標準化數值乘以對應比例的總和,其中負面信息為負值。
(6)榜單監測范圍包括16個武漢城區(功能區)。
(7)本榜單以月為周期定期發布,在此基礎上,還將于年底發布武漢城區傳播年度形象榜。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