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劉佳艷、戴欣雨、王恬恬)10月13日,華中科技大學首屆“數智化傳播領袖”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高峰論壇暨校外業界導師聘任儀式在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一樓演播廳拉開帷幕。華中科技大學研究生院培養辦副主任范曉紅,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黨委書記金凌志,學院黨委副書記、教授李衛東,學院黨委副書記李彬彬,學院副院長、副教授鮑立泉出席了會議。湖北省新華書店(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高級記者、“湖北產業教授”陳棟,人民日報社《國際金融報》副總編輯許凱等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校外碩士生導師、業界導師以及學院師生代表參會。本次會議旨在深化學院產教融合教育水平,圍繞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模式與高質量發展展開研討,通過打造高質量校企合作平臺,為社會培養更多具有全球視野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專業人才。會議由學院黨委副書記李衛東主持。
開幕式主圖
現場觀眾
會議伊始,學院黨委副書記李衛東對到場嘉賓表示了熱烈的歡迎。他提出,當下,移動互聯網時代已然邁向萬物互聯網時代,傳統媒體、政府組織乃至各行各業皆面臨著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緊迫需求。在此時代背景下,培養并輸出一批面向數字化建設主戰場和重點領域各類組織的“數智化傳播領袖”,已成為當務之急。“數智化傳播領袖”是既能把握數字傳播技術的發展趨勢,又能領導數智化應用產品的創新設計和研發,還能負責數智化傳播平臺的運營管理的復合型人才。在數字中國的建設實踐中,全社會需要大量的“數智化傳播領袖”,他們將在媒介組織、企業組織和政府組織的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發揮關鍵的引領和推動作用。基于此,我們今天相聚在此,其意義不僅在于深入探討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模式,更在于構建學界與業界之間溝通交流的穩固橋梁,進而攜手為社會培養更多杰出的“數智化傳播領袖”。李衛東副書記也表示期望借此契機,進一步深化跨界合作,共同探索學術前沿,攜手培養更多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學院黨委副書記李衛東主持并介紹到場嘉賓
學院黨委書記金凌志在致辭中表示,學院為了響應教育部對研究生培養的指導,師生匯聚一堂共同探討專碩的培養方案與培養過程。他指出,要擦亮學院文工交叉的特色名片,充分發揮交叉的優勢與亮點,將人文與科技結合,培養出優秀的學生,為社會輸送人才,為國家做貢獻。金凌志書記強調了學院的四點工作理念:第一,整合資源。引入先進的技術手段,利用學院平臺整合教育資源、業界資源與媒體資源。第二,搭建平臺。讓學生在開放、包容、創新的平臺上發揮聰明才智,浸潤在華中科技大學的文化中逐步成長。第三,塑造品牌。口碑需要靠質量與營銷贏得,兩者缺一不可,其中最關鍵的因素是質量。學院需要提高培養人才的質量,靠辦學質量贏得口碑。第四,創造價值。根據學生的價值訴求設計課程,滿足其“學知識、拿學位、找工作、交朋友”的價值訴求,為社會輸送高質量、高水平的優秀人才。
學院黨委書記金凌志致辭
研究生院培養辦副主任范曉紅表達了對在座嘉賓的衷心感謝與熱烈歡迎。范曉紅副主任回顧了專業學位的發展,指出專業學位會在未來進入更高速的發展期,專業碩士研究生的招生數量將不斷增加。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法》的指導下,專業學位發展已經邁入了黃金期。她對未來文科專業學位進入到更高層次表達了殷切期盼,希望學院能在充滿機遇與挑戰的背景下勇立時代潮頭,推動新聞傳播學科的發展,并鼓勵學生肩負時代使命,成為行業翹楚。
研究生院培養辦副主任范曉紅致辭
接下來,主持人學院黨委副書記李衛東宣讀了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校外碩士生導師聘任名單(按姓氏筆畫為序):湖北日報傳媒集團集團編委陳力峰;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總編輯余慶;長江日報社(長報傳媒集團)經濟部主任鄭良中;新華社湖北分社副總編輯梁建強;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業界導師聘任名單:華視控股集團執行董事、和爾傳媒董事長王書錦;騰訊互動娛樂事業群湖北區域負責人王天驕;人民日報社《國際金融報》副總編輯許凱;武漢微思敦網絡技術有限公司CEO張先鋒;湖北省新華書店(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高級記者、“湖北產業教授”陳棟;中國青年報冰點周刊副主編秦珍子;數可視創始人、數可視教育公益基金發起人黃志敏;南華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游昌喬;北京觀相文化有限公司創始人、CEO雷 磊;湖北廣播電視臺副總監、高級編輯譚海燕。范曉紅副主任為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校外碩士生導師頒發聘任證書,金凌志書記為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業界導師頒發聘任證書。隨后,湖北省新華書店(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棟和人民日報社《國際金融報》副總編輯許凱作為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業界導師代表分別發言。
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業界導師代表陳棟認為,伴隨著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浪潮的到來,數字化轉型與數字化傳播已成為時代的新浪潮。只有順應時代,方能引領未來。他結合業界導師的職責與使命,從“心有大我”、“行有大為”、“身有大任”三個方面分享了心得體會。首先,立足“心有大我”指出導師的三個角色:第一,導師既是科研之師,更是品德之師。第二,導師既是思想之師,更是行動之師。第三,導師既是學業之師,更是職業之師。其次,立足“行有大為”強調導師要保持“四心”:第一,永葆初心。立德樹人,培根鑄魂。第二,傳遞愛心。樂于奉獻,甘于付出。第三,保持熱心。熱愛教育,坦誠溝通。第四,秉持公心。當好示范,做好表率。最后,立足“身有大任”提出導師要引導學生爭做夢想的工匠,攜手追光逐夢,揚帆遠航,共同奔赴一場美好的學習與成長之旅。
陳棟指出導師與學生要在以下四個方面做出共同努力:第一,博觀約取,做一個厚積薄發的人。在知識經濟時代背景下保持終身學習的態度,博覽群書并簡約審慎地取用,做到“身處斗室,心越關山”。第二,沉潛深耕,做一個行穩致遠的人。鼓足“敢進窄門,愿走遠路”的勇氣,秉持“一日如十年”的只爭朝夕與“十年如一日”的戰略定力,樹立專業優勢,打造技術壁壘,構筑發展護城河。第三,進德修業,做一個真誠靠譜的人。新聞青年應當始于態度、立于行動、成于才華、終于人品,努力統籌好時間管理、情緒管理、預期管理,從而實現進德修業、志存高遠。第四,要知行合一,做一個高級有趣的人。青年學子不僅要提升知識水平,還要增強自我認知,更要懂得與人相處,努力做一個深刻感性、高級有趣、具有理想主義情懷的現實主義者。
湖北省新華書店(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高級記者陳棟
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業界導師代表許凱在發言中對學院在全國新聞院系中脫穎而出談了他的思考與感觸。他認為,學院不斷進取,常常能夠領風氣之先——較早開設駕駛課與科技新聞班,實現文理交叉融合發展,當下又緊跟科技形勢推出“數智化傳播領袖”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項目,這與學院一貫的“與時俱進、不斷進取、不服輸”精神有直接關系。正是得益于學院的遠見卓識,才取得了目前的發展成就。他認為,“數智化傳播領袖”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項目,正是契合新技術形勢的睿智之舉。我們已從互聯網時代躍進到人工智能時代,如果無法跟得上時代,就可能被時代所拋棄。他舉例說,在諾貝爾獎頒獎季中,化學獎頒給了三位并非化學專業的科學家,而是計算機專業人士,其中一位是計算蛋白質設計獲獎,后兩位則因用AI預測蛋白質結構而獲獎。計算機專業人士的出現改變了行業的底層邏輯,如果不能及時調整策略加以應對,很多人可能會因此受到影響甚至失去陣地。
接著,許凱對“數智化傳播領袖”專業碩士研究生在讀的學弟學妹們談了他的看法和建議。他對“數智化傳播領袖”概念進行拆解,提出“數智化”是時代背景,“傳播”是學院專業特色,“領袖”是對培養人才的期望,其落腳點在培養人才上。他對此提出三個建議:第一,在喧囂的時代做一個冷靜的人。傳播的便捷在放大聲音的同時,也放大了噪音;物質的充盈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也膨脹了欲望;價值的多元在多元化知識的同時,也動搖了認同;信息的碎片化在提高效率的同時,也加厚了繭房。新聞青年不能隨波逐流,而是要警惕混淆是非立場,始終保持冷靜的判斷。第二,在多元的時代做一個睿智的人。新聞青年要打破思維定式,對曾經所依賴的知識體系與認同的觀念保持批判性思維,跨過明礁,躲過暗礁,方能順利前行。第三,在快速迭代的時代做一個創新的人。創新是新傳人在這個時代所必備的基本生存技能,這要求新聞青年持之以恒地學習,穿過喧囂看清本質,透過混亂辨清是非,變得更加冷靜與睿智。
人民日報社《國際金融報》副總編輯許凱
開幕式與聘任儀式圓滿落幕,與會嘉賓和老師在學院一樓正門口合影留念。產教融合作為國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是社會經濟發展對新時代人才的迫切需求。此次活動是學院深化產教融合、推進協同育人的關鍵舉措,為華中科技大學“數智化傳播領袖”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注入了嶄新活力。未來,新聞學院將持續優化人才培養體系,充分發揮校外導師優勢,進一步促進專業型人才培養緊密對接市場需求,不斷強化學界與業界的合作交流,攜手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數智化傳播人才培養高地。學院將致力于培養更具領導力、戰斗力和傳播力的高素質新聞與傳播專業人才,為推動我國新聞與傳播事業發展貢獻力量。
與會嘉賓、老師合影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