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丁玥 通訊員崔毅)秉承“上善若水 潤澤生命”的服務理念,武漢市武昌醫院已走過112年。百年老院如何創新模式,將優質醫療資源沉下去,近距離服務百姓健康?醫院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醫院聯合社區開展黨建活動展演、健康義診活動
“四單”模式強機制 為民架起健康橋
自醫院啟動黨員干部“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開展以來,領導黨員帶頭下沉,創新開展“社區群眾點單,社區黨組織下單,醫院黨員干部接單,醫院黨委查單”的“四單”服務模式,讓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
醫院黨員干部分片包保,與周邊56個社區、8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幫扶單位建立聯系,設立38個“健康驛站”。專家組團下沉,開展義診、健康講座,堅持培訓基層醫務人員,促使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把健康送到群眾家門口,受益群眾達到十萬余人次。
今年4月以來,醫院又開啟全院黨員干部帶頭下社區充當健康網格員創新之舉,369名黨員干部全部帶頭下沉到社區充當健康網格員,積極配合社區網格員,對自己所在小區、樓棟的居民開展健康宣教、咨詢,幫扶,聯系院內專家開展義診、講座,開通就診綠色通道等;深入社區走訪,了解居民在營養、心理、身體健康等方面的需求;反映群眾訴求,收集群眾就醫意見及建議,優化醫院就醫服務質量。
醫院聯合社區開展健康義診、黨建活動展演
送醫上門強服務 提升群眾獲得感
作為湖北省首批老年友善醫療機構,醫院還在武車社區、四美社區創建了兩個銀發醫療專家工作室,廣泛開展健康宣教、疾病篩查、健康咨詢、對接醫療等服務,滿足群眾的就醫需求。送醫進社區,再向前進一步,是醫療服務進家庭。為解決特殊患者看病難的問題。武昌醫院在市內率先開展“互聯網+護理延伸服務”。醫院遴選34名臨床護士組成護理延伸服務團隊,為出院的康復期患者提供有針對性的護理服務,包含管道護理、傷口護理、PICC護理、輸液港護理、母嬰護理等8個項目,受到患者點贊。與此同時,醫院還開通“互聯網+康復治療”平臺,為老齡家庭提供上門康復服務。
社區”銀發工作室“
強創新 實事辦進群眾心坎
近年來,醫院從群眾就醫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入手,通過長期的沉浸式就醫換位體驗,讓醫務工作者轉換角色,全程追蹤患者就醫過程,查找服務短板。各臨床科室共推出創新服務300余項,給患者帶來了不一樣的就醫體驗。
醫院創建了多個服務品牌,心血管內科創新“雙繞行”理念與做法,以最快的速度救治心梗患者;骨科成立“MDT團隊”,建設老年髖部骨折綠色通道,減少“人生最后一次骨折”的并發癥和死亡率;臨床心理科與多所高校構建醫校聯盟,形成“初級識別在學校,疾病診治在醫院,康復治療回校園”的服務模式,護航青少年心理健康等等。
在這些創新服務中,大到就醫流程再造,小到服務環節細化,都使群眾的看病就醫體驗感、獲得感得到明顯提升,真正把便民舉措推到群眾心坎上。
報名單位:武漢市武昌醫院
【專家點評】
白衣天使擔當健康網格員 架起民眾“健康橋”
□劉啟春(武漢晴川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
武昌醫院探索便民惠民新舉措,開展“四單”服務模式,推進黨員干部“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創新,把醫療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讓群眾獲得更便利、更實在的健康保障。這是把握群眾需求、解決群眾難題的一個縮影,為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理念提供了有益借鑒。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