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輿情分析師 徐芳
流量經濟下,流量來了按理說應該是好事一樁,但最近發生的多起網絡事件,要不流量翻車,要不疑似流量造假。不論是網民還是當事人,亦或是當地政府部門,都對其愛恨交織、五味雜陳。
流量來了要不要接?前段時間,鄭州大學生夜騎開封引發頗多關注,線上是青春沒有售價的恣意狂歡,線下是幾萬人的集體聚集跟風。本該是大學生群體和地方文旅雙向奔赴的美談,卻因為安全、擾民、公共資源消耗、單車企業損失等問題,成了社會不可承受之重,被叫停只是遲早的事兒。這說明,流量有風險,入場需謹慎。潑天流量來了,地方政府的第一反應,應該不是怎么去接住流量,而是要不要接、能不能接。導向不好的流量,就像“狼來了”,不如拔腿就跑,免得引禍上身。接不住的流量,也當有自知之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就適當降降溫,想清楚如何與流量共舞后再來。比如因為某個網紅火起來的城市,如何把個人流量轉化為城市流量,如何避免個人塌房牽連城市形象,這都是流量來了需要審慎考慮的問題,而不是連夜修路、搭場地這樣簡單的“抄作業”。
流量來了該不該信?八個瑞士卷怎么分引發對網絡上對老公的“試愛拷問”,網民原本的參與度討論度很高,卻在發現當事博主直播帶貨、主動刪除視頻后,有點被“戲弄”成為他們play一環的感覺。廣州大貨車撞粉色勞斯萊斯,許多網民一開始稱贊勞斯萊斯女車主淡定拍照的灑脫、免去賠償的善良,但發現她帶貨直播后,劇本擺拍博取流量的質疑聲隨之而來,大貨車司機喊冤,當地交警大隊也接到大量的舉報。這兩起相隔不遠的網絡事件,流量和質疑相生相伴,孰是孰非還沒有定論,只不過頻頻被這些流量裹挾的網民,似乎老成精明了許多,聽到“狼來了”的呼喊聲之后,沒有再哼哧哼哧地趕去幫忙,而是帶著質疑審慎的目光,先冷眼旁觀看看。這反映出網民網絡素養的提升,不再人云亦云地輕信網絡信息,但這背后,都是多少次上當受騙得來的血淚教訓呀。
“狼來了”要不要打?八個瑞士卷事件中,事發地金華市委網信辦表示,將進行核實調查,有網民認為,家長里短的事情還要驚動網信辦,是不是管得太寬了?換言之,我知道“狼來了”,我也成功逃跑了沒有被騙,原博主也刪除視頻了,似乎沒有造成什么嚴重后果,官方還有必要下場去“打狼”嗎?答案是肯定的。“貓一杯”被全網封禁的前車之鑒并不遠,但打著“記錄日常生活”旗號的劇本擺拍依然并不少見,甚至“孵化”出室友關系、彩禮問題、同事矛盾、婆媳糾紛、家校矛盾等專業“賽道”。“打狼”就是要給這群“狼”看看,通過對立話題制造矛盾、用看似無害的擺拍引來流量,最終都逃不過網信部門的監管和處罰。
?“狼來了”不僅撕裂了輿論場,污染了網絡生態,還會引發其他人跟風模仿,形成惡性循環。“打狼”雖然有必要,但也抬升了網絡治理成本,浪費了寶貴的公共資源。比如瑞士卷事件發生后,許多主流媒體發聲評論,“瑞士卷”不該是新聞,“瑞士卷為什么那么火”才是新聞,這樣的引導才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等子彈飛一會兒”的效果。對于普通網民來說,“狼來了”加劇了網絡不信任感,當社會知情權被算法操控,我們也會淪為流量經濟的犧牲品,苦惱的將不再是如何獲取信息,而是如何避開垃圾信息。
網絡世界中,流量來了的故事還在不斷上演,但別真的變成“狼來了”。
專題 東湖觀輿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