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王焱堯、左乙辰 通訊員:陳帥、熊靜怡、王友紅 視頻剪輯:王會)4名民警未佩戴手套,不顧垃圾桶內的污穢物,在學校沿街路邊的垃圾桶中仔細翻找,最終成功尋回一名幼童丟失的人工耳蝸外機。
12月17日上午,湖北大冶市民劉慶生在接受荊楚網記者采訪時,難掩激動之情。
12月5日下午4時40分左右,劉慶生帶著兩歲半的女兒前往大冶市新街小學接兒子放學。因女兒在車內熟睡,他擔心人工耳蝸硌到孩子,便將耳蝸外機取下,放入自己的上衣口袋。
在人群熙攘的接娃人流中,劉慶生突然發現口袋里的人工耳蝸不見了,頓時驚出一身冷汗——丟失的左耳人工耳蝸價值32.9萬元。
據了解,劉慶生今年30歲,是一名鏟車司機。女兒出生時被診斷為聽力障礙,為了讓孩子能夠聆聽世界,他在女兒一歲多時為她安裝了右側人工耳蝸。今年10月,他四處籌措資金,又為女兒配備了左側人工耳蝸,希望她能更自如地與人交流。
得知情況后,學校老師迅速在家長群發動尋找,網格員也通過微信群發布求助信息。然而,直到晚上7時,耳蝸仍無蹤影。
焦急萬分的劉慶生隨即趕至大冶市東岳路派出所求助。副所長徐偉得知情況后,立即組織警力展開搜尋,一組民警前往學校周邊摸排查找,另一組則逐幀調取監控視頻,開展“大海撈針”式尋找。
“我們要為孩子找回‘聲音’!”這句暖心的話迅速在各個微信群傳開,人工耳蝸遺失的消息牽動著大冶無數市民的心。
晚上8時許,在連夜查看監控的過程中,徐偉終于發現了關鍵線索:監控畫面顯示,當天下午4點57分,劉慶生在人流中行走時,口袋里的耳蝸掉落在地上;下午5點06分,一名環衛工人清掃時誤將耳蝸當作垃圾掃走。
掌握這一重要線索后,4名民警迅速趕赴事發地點,打著手電筒,在沿街垃圾桶中逐一翻找。經過仔細搜尋,他們在第六個垃圾桶內找到了人工耳蝸。從接警到找回,前后僅用1小時,孩子的“左耳朵”得以失而復得。
12月12日,劉慶生帶著一面寫有“人民警察為人民,失而復得暖人心”的錦旗,送到東岳路派出所,向所有幫助尋找的熱心市民致謝,并對不怕臟、不怕累的民警表達深深的感激。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