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隆冬時節,走進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祖廟街道北江社區黨群服務新陣地,一股股暖意撲面而來。“眾志成城集合在黨旗下,向光輝的新時代進發進發……”老年人歡聚一堂展歌喉;“共學英語 暢通無阻”英語課堂上,小朋友正在退休英語老師的指導下認真學習。
禪城區是佛山市中心城區,常住人口134.4萬人,其中“一老一小”占比43.7%。聚焦以往黨群服務中心閑置率高、傳統財政供養路徑依賴較強等問題,近些年來,禪城區在全域開展黨群服務中心提質行動,通過活化社區公共配套用房、優化功能設置、集聚各方合力,走出一條黨群服務中心建設“自我造血”良性循環的新路徑。目前,已全覆蓋、高標準建成565個黨群服務中心,輻射形成10分鐘可達的黨群服務圈。
反哺機制讓陣地“活”起來
舞蹈室、古箏室、社區議事中心……在南莊鎮綠島社區桐花益家通識科普服務中心,各類功能場所一應俱全。這里是社區公共配套用房,此前由于閑置多年導致墻體滲水、空調損壞,社區對其改造升級后,引入第三方社會機構盤活利用。現在,該黨群服務陣地每年為社區帶來超150場免費公益活動,開展各類普惠性文體活動1500多場,惠及群眾超3萬人。
過去,禪城區大部分社區比較依賴政府資金扶持,缺乏自我發展能力。社區公共配套用房作為黨群服務陣地供給的重要載體,使用效能低、閑置率高等問題比較突出。為此,禪城區出臺社區公共配套用房活化利用工作指引,社區黨組織牽頭開展民意調查,收集居民意見建議,繪制活化流程圖,讓活化利用有章可循;指導社會機構優化調整社區公共配套用房功能布局、設施設備配置,推動服務項目動態更新。創新“以社養社”模式,以黨建帶群建,堅持不收取場地租金、不獲取任何利益報酬“兩不”原則引入第三方機構,通過整體或部分委托的方式常態化運營社區公共配套用房,由社區黨組織和第三方機構簽訂合作協議,機構在保障基本運營成本的基礎上,定期捐贈一定款項,反哺社區建設。
目前,禪城區全面摸底104處閑置社區公共配套用房,對空間布局合理、使用功能相符,以及已裝修、已移交社區黨組織的閑置用房納入活化利用范圍,“成熟一個、推進一個”,全區4個鎮街社區試點運營實現全覆蓋。
功能優化讓標準“立”起來
近期,石灣鎮街道瀧景社區瀧心治慧之家正式啟用,“到處充滿童心童趣,讓人眼前一亮。”居民郭茵說。針對社區居民對兒童托育需求較多的實際,社區黨委牽頭,活化黨群服務陣地,專門打造了共享交流區、木有趣木工坊、科學探索天地等多個親子功能區域,還整合了周末托管、寒暑假托管等全覆蓋托管服務。
聚焦黨群服務陣地利用率不高、人氣不足等問題,禪城區對全區黨群服務陣地功能進行升級整改。經廣泛調研,注重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對商圈、樓宇、園區、村(社區)等不同類別立標準、明權責,整合黨建、政務和社會服務等各種資源,統一設置服務場所,明確責任人、服務內容等。豐富服務供給類型,將居民集中反映的需求轉化為服務項目,培育服務項目新場景。
制定全區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工作指引,統一外觀、標識、上墻制度等。開展黨群服務中心規范化清理專項行動,摘下并整合以往各部門在黨群服務中心內掛的各類不同牌子,歸并村(社區)辦公場所內、外部標牌標識,統一名稱和式樣,共清理室內標牌標識34類,148個村(社區)大門口只保留2個標識及4塊標牌,實現空間集約、共享、高效。
“我們不斷豐富和優化黨群服務中心功能,建立志愿者輪值機制,在‘八小時’外及節假日為群眾提供全時段不間斷服務,實現服務不打烊、多樣化。”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
社區合伙人讓服務“暖”起來
探索物理空間共建共營模式的同時,禪城區還進一步延伸黨群服務內涵,啟動“社區合伙人”計劃。由社區黨組織牽頭,將轄區愛心商家、社會組織、熱心居民等聚在一起,組成“社區合伙人”,重點關注“一老一小”等群體需求,依托黨群服務中心開展公益集市等活動,讓黨群服務中心成為黨員群眾愿意來、經常來、喜歡來的服務中心、鄰里中心、活動中心。
針對青少年群體開展幼兒公益學堂,推出少兒木工坊、寒暑假興趣班、夏令營等。智城社區等黨群服務中心每年向社會公益開放課后培訓服務學位,開展文化傳承類、藝術類、書畫類等課程。針對老年人群體,聯動轄區醫院開展居家養老健康義診活動,開展“耆老同樂”社工項目,推出10分鐘圈的“長者飯堂”,為長者安享晚年提供保障。
通過陣地共享、活動共辦、治理共抓、難題共解等形式,禪城區把便民生活服務、文化需求、公益志愿項目和社區基層治理有機結合起來,社區黨組織牽頭,鏈接跨行業、跨領域“社區合伙人”資源,搭建“共享家議事廳”,推出黨建聯席會議工作機制,實現各方資源共享和互利共贏。
“多虧了‘共享家議事廳’平臺幫我們鏈接各方資源,增加共享校園巴士的固定停靠站點,讓學生上學、放學更加放心、安全。”就在最近,綠島湖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陳兆聰的頭疼事得到解決,他高興地說。
(本報通訊員 周鵬 李偉男)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