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記者 喻昭陽
在荊楚大地,有一方傳承著 “行孝感天,仙女下凡” 千年孝道文化的沃土,它擁有麻糖米酒、雕花剪紙等絢麗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更憑借 “孝” 文化的溫情內核,打造出 “孝著辦” 這一獨具特色的營商環境品牌。它,便是孝感市的孝南區。
12月20日,荊楚營商環境(孝南)發展智庫成立儀式暨孝南區營商環境優秀案例發布活動在武漢舉行。活動現場,發布了2024年度孝南區優秀營商案例,涵蓋多個關鍵領域的創新舉措與實踐成果。活動當天,還成立了荊楚營商環境(孝南)發展智庫,匯聚專家智慧,讓智慧賦能孝南營商環境長效優化與持續進階,助力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如今的孝南區,營商環境全省排名從2020年的第81位上升到2021年的第18位、2022年的第10位、2023年的第8位,實現三年“三進位”。
成功入選2024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全國縣域商業“領跑縣”,創新創業蓬勃發展,經營主體超過12萬家。
區域競爭,千帆競發,不進則退。在百舸爭流的城市發展競爭中,孝南區營商環境何以在短短三年時間里實現“逆襲上游”,在“省考”中交出“優秀答卷”?
孝南魄力:直面挑戰的改革決心
2020年,孝南在全省營商環境評價中排名不算靠前。企業常受困于煩瑣審批、基建滯后和人才短缺等問題。
擺在孝南區面前的任務,并不輕松。對內,要亮劍沉疴痼疾、祛除歪風邪氣。對外,要回應市場關切、激發社會活力。
“構建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完善的長效機制是關鍵第一步。”區委、區政府深思熟慮拿出了爭先進位的方案。向企業乃至全社會釋放出強烈信號——這次,孝南區營商環境建設要動真格、見成效。
2021年,孝南區成立以書記、區長為雙組長制的營商環境領導小組辦公室,“四大家”齊上陣,“組紀宣”動真格,建立周提示、月督辦、季通報、年考評機制,加強全周期、全流程、全環節管理,黨政碰頭會一周一研究,領導小組聯席會議一月一調度,做到抓在日常、融入經常。
更多人感受到,孝南區推進營商環境建設的決心前所未有。然而,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
2022年,政策供給更加精準,出臺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36”條、穩經濟細化清單“122條”等一攬子政策。2023年,開展富有孝南特色的“十大行動”,為經營主體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30億元。
2024年,孝南區深化成本控制打造“孝著辦”營商環境品牌,開展政務增值、金融助力、市場壯體等“十大行動”。改革事項211項,其中,獲評省級事項19個,國家級事項8個。
孝南區開展送法進企業活動
過去的兩年,孝南區招商引資已突破1000億元,到位資金突破20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速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連續5年獲評全省投資和項目建設突出貢獻獎。去年以來新注冊市場主體超1.9萬戶,就業年均增長約1萬人。
數字的躍動,是最直觀的注腳;數據的背后,是澎湃的發展動力。
孝南模式:打造投資興業的“發展寶地”
海闊憑魚躍,林茂鳥頻棲。
2021年,投資300億元、規劃占地8000畝、總建筑面積700萬平方米的省重點項目、華中地區重要的民生工程——首衡城·華中國際食品產業新城在孝感正式揭牌。
此后,首衡城又“沿途下蛋”,全產業鏈發展,帶動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高效聯通。民營經濟蓬勃發展,小微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孝南區接連布局,通過“平臺+產品”模式,為首衡城的中小企業提供了便捷、低成本的供應鏈金融服務,有效緩解了資金壓力。
“與過去相比,辦事更方便了。”這是近年來辦事群眾的普遍感受。孝南區轉變“政府思維”為“企業視角”,秉承“店小二”精神,圍繞高效惠企,實現了線上線下綜合服務中心的建設,提供了102項涉企服務事項。
孝南區設置“親清會商”綜合窗口
為全區12萬戶市場主體、900余家“四上”企業“免申快享”6255.94萬元;推進“五證齊發”項目136個;新增26.85億元貸款;提供就業崗位1.9萬個。
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一證多址”,減少材料75%、辦理時間縮短90%、群眾跑路次數減少85%。
營商法治環境優勢更加凸顯。建立了招投標活動評標環節錯誤快速糾正機制,降低了評標錯誤導致的時間成本和招標失敗風險。積極探索推動法治督察“三創三化”建設工作,充分發揮法治督察在法治建設中的督促作用。
不僅僅是提速,以便民為基準的創新更是對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追求。
全國首創基層應急服務驛站,提供緊急破拆、醫療救助等服務,實現了“群眾有需要,驛站來應急”。推出“三專三單”服務舉措,將7.53萬戶企業納入稅收優惠政策預警模型平臺,累計享受10.85億元稅費優惠。
向個體工商戶講解稅收政策
在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上,孝南區實現了城鄉全覆蓋,建設了1550個公(專)用充電樁和2座換電站,中心城區平均充電服務半徑小于1.5公里。
毛陳鎮天井村充電站實景
變化是最真實的答卷,事實是最有力的證明。
如今的孝南區,榮譽滿載——獲評“中國營商環境百佳試點縣市區”“粵商浙商最佳投資城市”“全省‘無涉企保證金’縣(市、區)”,成為投資興業的熱土。
孝南“信心”:在高質量發展中贏勝勢
行不畏難者勝,事不懼險者達。
孝南區勇于創新實踐,先行探索,讓企業在搏擊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如魚得水”,其創新模式獲得高度認可,成為發展范例。
2024年度孝南區發布優秀營商環境案例,涵蓋了多個關鍵領域的創新舉措與實踐成果。其中知識產權強區、法治政府建設、家校社協同育人等3項工作獲得國家級試點。
自然資源組合供應、充電樁下鄉、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信用評價等4項創新舉措獲得國家部委營商環境先行區創建試點。
供應鏈金融、政務“增值化”服務等19項改革獲批省級營商環境先行區試點,20多項改革在全省乃至全國領先。
開展企業依法經營建設宣傳活動
從最初的“孝南實踐”,到趨于成熟的“孝南經驗”,再到“營商環境看孝南”,孝南區做法也贏得各個行業專家們的頻頻點贊。
“孝南區這幾年積極抓住機遇,營商環境建設逐步從單一招商引資向全方位優化轉變,未來可期,更可待。”中國國土經濟學會理事長、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二級研究員肖金成表示。
“在最新的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體系中最難抓的公共服務這塊,孝南區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城鄉全覆蓋可謂從最難處著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原二級巡視員、研究員劉勇認為。
“孝南區推動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既講‘普通話’,又講‘孝感話’‘孝南話’。達到‘孝著辦’與‘高效辦’的完美統一。”湖北省政府咨詢委員、長江經濟帶智庫聯盟秘書長,湖北省社科院二級研究員秦尊文表示。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財稅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葉青認為,首衡城+供應鏈金融的模式,符合金融“五篇大文章”的要求,滿足實體經濟對金融的要求,意義重大。
“通過建設實體綜合服務平臺、外網宣教服務平臺和內網預警協同平臺,實現了家校社之間的無縫對接。”北京大學武漢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長夏文華認為,孝南區的協同育人機制在全國范圍內脫穎而出,值得借鑒和推廣。
三年時間,孝南區完成了當代逆襲,但這也還不是終點。
“優化營商環境只有‘升級版’,沒有‘終極版’。”孝南區委副書記、區長陳情表示,孝南區將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把營商環境建設貫穿孝南高質量發展的各方面,全視野開拓思維,全鏈條優化審批,全過程公正監管,全周期提升服務,推動營商環境迭代升級,全力打造“近悅遠來”的營商環境品牌。
首衡城園區實景
信心比黃金更珍貴。憑借全面深化改革的堅定步伐,營商環境的建設已成為推動孝南區加速繁榮和騰飛的持久動力。它如同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在全省于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先行區建設征程中,書寫著獨具特色的“孝南篇章”,為地區發展貢獻著獨有的智慧與力量,引領著一方發展潮流,邁向更為輝煌的明天。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