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易榮波、李怡、涂青霞、何燁明)2024年12月30日,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大會表彰了150個離退休干部先進集體和450位先進個人。湖北省4個集體、12名個人受到表彰。大悟縣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調研員陳義萬被授予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2015年12月,陳義萬從大悟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崗位上退休。陳義萬退休不褪色,以傳承紅色文化、弘揚革命精神為己任,以關愛青少年健康成長為最大樂趣,樂于奉獻,發揮自身余熱、貢獻銀發力量。
他先后擔任大悟縣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常務副會長、湖北省新四軍及華中抗日根據地研究會第九屆理事、大悟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縣人大常委會機關離退休干部黨支部書記、縣詩詞楹聯學會顧問等職務。曾榮獲“全國關心下一代先進工作者”“孝感市黨史金牌宣講員”等稱號。
大悟縣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全國十大將軍縣之一,擁有中原軍區舊址、新四軍第五師司令部舊址、楊松故居等紅色“富礦”。1996年陳義萬擔任大悟縣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副會長,他堅持厚植紅色情懷,挖掘利用好這些紅色文化資源,釋放紅色動能,賡續紅色血脈。
“革命先烈的事跡是寶貴的精神文化財富,采集紅色史料、發掘紅色故事、再現紅色歷史是我們大悟文化人的責任和神圣使命!”陳義萬說。他徒步12公里前往白云深山的蔣家樓子,挖掘被歲月塵封的紅色歷史故事。年近古稀的他帶領拍攝組一行日夜兼程,翻越大別山、伏牛山、豫陜交界的秦嶺到四川巴山,經過10多天長途跋涉,成功完成了《西路軍中大悟人》專題教育片的攝制。
十幾年如一日,筆耕不輟,他已整理紅色文化筆記11本66篇約13.25萬字,撰寫紅色文化宣講報告26篇、《紅日映照大悟山》等6本紅色書籍,制作紅色文化課件4部,相關文章入選《中國新四軍歷史研究全書》以及《地方革命史研究》等刊物。
一顆紅心,永葆政治本色。作為入黨近50年的老黨員,他及時學習黨的創新理論,已撰寫讀書筆記和心得文章20余篇、2萬余字。他開設宣講小課堂,分享學習心得;開展“敲門行動”,關心關愛因病入院或家庭陷入困境的老同志,用溫暖的雙手傳遞著黨的關懷與溫暖;發揮銀發“智囊團”作用,解決了小區停車難、出行難、垃圾亂堆亂扔等一系列急難愁盼的問題。幾年來支部涌現出“荊楚楷模”黃世鵬、積極開展老促會工作的徐和生、挖掘紅色資源傳承人曹漢厚等一批老同志典范。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離崗不離黨,退休不褪色”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一份執著,彰顯胸懷大愛。“能為青少年做點事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幸福。”陳義萬放棄了安逸舒適的生活,2006年,他擔任大悟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這一干就是18年。發動各界成功人士先后資助貧困學子1000余名,為貧困學生點亮希望之光。
陳義萬走進校園向青少年宣講《赤膽忠誠勤為民——開國大將徐海東的紅色家風》,宣傳黨史知識,播撒紅色種子、傳承紅色基因,引導教育好青少年堅定理想信念,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陳義萬制作的《傳承紅色基因,重塑時代新人》宣講課件,被湖北省司法廳評為“2023年湖北省社區矯正對象集體教育十大優質課件”,納入全省教育資源庫。累計宣講黨史知識100余場次,受眾達2.36萬人次,被孝感市關工委評為“黨史金牌宣講員”。陳義萬用忠誠、奉獻與擔當譜寫一首新時代共產黨員的奉獻贊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