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劉壯、熊賢兵) “多虧了政府對研究生人才發放的15萬元購房補貼,給我減輕了很大的負擔,讓我可以更好地在這個地方安身立業。”近日安陸市普愛醫院引進人才陳詩玥高興地說。陳詩玥碩士畢業于重慶醫科大學,2024年7月從隨州來到安陸工作,想在安陸買房定居的她獲得了安陸市政府為其發放的15萬元“購房首付款補貼券”,緩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近年來,安陸市深入推進“人才強市”戰略,出臺了安陸“人才黃金18條”等一系列人才優惠政策,一體推動人才在安“引育用留”全鏈條優化升級。新引進的博士、碩士、本科、專科學歷畢業生在安陸購房的,可分別享受20萬元、15萬元、8萬元、5萬元的“購房首付款補貼券”。2024年發放人才“樂業補貼”、租房補貼等共計330余萬元。
優惠的人才政策使得一大批像陳詩玥這樣的高學歷人才在安陸“茁壯成長”。
廣西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的胡翔,2024年7月人才引進到安陸源源食品有限公司工作,“在這里工作,不僅能夠發揮出自己所學的專業優勢,更是深刻感受到安陸市對人才的關心重視”。作為一名新引進的高學歷人才,胡翔除了企業發放的日常工資待遇外,每年還能享受安陸市委人才辦發放的2.5萬元人才專項補貼。目前胡翔已在該公司擔任技術部門負責人。
25歲的應屆畢業生饒金枝于2024年通過人才引進進入到安陸市住建局工作,饒金枝的家在湖北荊州,來安陸工作后,住宿問題成為她面臨的第一個難題,但得益于安陸優惠的人才政策,饒金枝享受到了每年1萬元的租房補貼和2萬元的“樂業補貼”,順利租住上了心儀的房子。“感謝安陸市委、市政府,安陸的人才政策非常優惠,讓我一個外地人感受到了家的溫暖”。饒金枝看著工資卡上的人才補貼,激動之情溢于言表。
長期以來,安陸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人才工作,從“政策、資金、平臺”等多個方面出發,打好“人才強市”組合拳,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人才支撐。
以“人無我有”的誠意吸引人。制定“人才新政18條”,規定來安人才可享受樂業補貼等各類補貼6項,調劑200個人才專項事業編制,建立市級“人才編制池”,打通事業單位緊缺人才引進綠色通道。2024年,通過人才引進方式招引教育衛健、農業農村、林業水利、城建規劃各類人才129人。樹立“不為所有,但唯所用”的人才觀,爭取上級博士服務團專家1名、院士專家企業行專家3人、科技副總1人來安陸服務。持續對接聯系省內高校,開展“春風行動”“才聚荊楚”高校校園系列招聘會65場次,幫助全市重點企業成功招聘人才3426人。
以“人有我優”的環境培育人。加大本土人才培育力度, 深入開展“一村多名大學生(中職生)”計劃,2018年至今累計培養264名優秀本土農民大學生,并吸納160余名畢業生返鄉 創業或進入村(社區)“兩委”班子。充分發揮人才資源智力優 勢,新成立專家工作站2家、星創天地6家、企校聯合創新中心 3家,轉化科技成果17項,完成技術合同登記成交額12.76億 元。選樹、表彰、宣傳一批人才先進典型,推薦2人入選中國作 家協會2024年新會員名單,推選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名、湖北 省五一勞動獎章1名、孝感市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8名,尊才、 愛才、惜才的濃厚社會氛圍進一步形成。樹立人才向基層流動的 鮮明用人導向。
以“人優我特”的服務留住人。開展“人才服務月”活動,幫助人才解決好住房、醫療、養老、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實際 問題,使廣大人才在全市安身、安心、安業,著力營造近悅遠來 的人才發展環境。2022年以來,累計兌現各類人才補貼500余萬元,在城區中心位置統籌新建人才公寓222套,解決400多名青年人才住房問題,不斷增強人才獲得感、歸屬感。強化人才政治引領和吸納,常態化開展市領導走訪慰問各行業戰線專家人才,保障外地優秀人才子女入學,按照“優先照顧、就近入學”原則,為十余名企業新招引外地人才解決子女入學問題,以實際行動當好服務人才“店小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