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記者 李川
長江擁有獨特的生態系統,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寶庫。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把保護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初衷和使命。
湖北位于長江之“腰”,是長江徑流里程超千公里的唯一省份,也是長江流域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和國家重要的生態屏障,肩負著“一江清水東流、一庫凈水北送”的重要使命,也承擔著挺起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脊梁的光榮責任。近年來,湖北堅持將水土保持作為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的有效手段,持續健全完善水土保持法律法規體系,深入推進流域系統綜合治理,狠抓項目提質增效,不斷提升水保監管效能,全省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湖北按照《關于加強新時代湖北水土保持工作的實施意見》的指導,在荊楚大地繪制了一幅水土流失治理的壯麗畫卷。
因江而生、因水而盛的湖北,近年來各地在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中,結合所在區域發展定位,創新思路,因地制宜積極探索,實踐了多種切合實際的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模式。為實現山青、水凈、村美、民富的目標提供了有力支撐。
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是新時期水土保持生態建設事業發展的新領域,對保護涵養水源、復蘇河湖生態環境、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具有重要作用。
2022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見》,對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提出了要求。
什么是生態清潔小流域?
水土保持型生態清潔小流域是指在一定的流域范圍內,通過實施水土保持措施,有效控制水土流失,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的小流域。對于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實現綠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小流域綜合治理。2023年,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出臺《關于加強新時代湖北水土保持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到2025年,建設生態清潔小流域120條;到2035年建設520條生態清潔小流域。
湖北省水利廳將“推進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作為重點任務之一,把3個一級流域、16個二級流域片區的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列入堅守生態安全底線的重點任務,“十四五”以來積極爭取國家和省級水土保持項目資金7.39億元,并鼓勵地方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推行以獎代補等建設模式,推動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
湖北省已建成了262條生態清潔小流域。
相關鏈接: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