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湖北省走好網上群眾路線“百佳新媒體賬號”推選活動,首次組織優秀獲獎運營單位訪談,推出“百佳號百家談”,以充分擴大活動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百佳號百家談”篩選工作堅持優中選優,力爭挖掘我省各市州、各行業在走好網上群眾路線方面最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新媒體賬號,分享這些賬號的基本概況、運營經驗、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做法經驗等內容,以期為各地各部門的新媒體運營提供借鑒參考價值。
【賬號總體情況及運營成果】
“宜昌發布”是宜昌市人民政府在新媒體平臺開設的唯一官方賬號,注冊時間為2014年9月,目前粉絲數75.8萬。連續7年獲評“湖北十佳政務新媒體”,先后入駐今日頭條等近20個新媒體平臺,粉絲總量300萬+。目前,已構建起以“宜昌發布”微信、微博、抖音、視頻號為龍頭的宜昌市級新媒體傳播矩陣。
【走好群眾路線及運營經驗】
“權威發布”,釋疑解惑,回應市民關切。“宜昌發布”作為宜昌市政府新聞辦官方賬號,是宜昌政務信息最權威、最全面的新媒體平臺,精心打造了“權威發布”等專屬欄目,第一時間傳遞權威消息,把黨委政府的聲音,用市民聽得懂、愿意看、愿意聽的形式講透講明白,為市民及時釋疑解惑。除了微信圖文的及時推送,還將發布會現場“金句”進行快速剪輯,在抖音、視頻號等多平臺推送,讓重點原聲放送,提高知曉率,提升傳播效果。截至目前,權威發布專欄已推送百余期,每期內容聚焦熱點,關注度高。
“12345”,即時聯動,幫辦民生難題。“宜昌發布”組織專業采編力量,以12345市民服務熱線為線索,開設“12345”“吹哨進行時”“宜接就辦”等專欄,對群眾關注度高的問題進行追蹤報道。截至目前,12345專欄已發稿總計53期,《通了》就老舊小區改造中的下水道疏通進行了及時回應;《居民投訴:小區“趴窩”,三年不挪!如此“霸道”?……》,對“僵尸車”小區亂停放等現狀進行了調查采訪,并促成問題解決。“新聞+政務服務”的專欄創新模式,暢通溝通渠道,輔助決策施政,也贏得了市民口碑。目前,“宜昌發布”微信微博后臺與宜昌市12345市民服務熱線中心進行對接,用戶可通過微信、微博私信發送視頻、圖文,直接進行投訴。
“AI 宜昌”,創新表達,城市品牌新探索。“宜昌發布”今年首開“AI宜昌”專欄,運用最新AI技術策劃并制作了一系列AI視頻、AI音頻和AI圖像內容,深入挖掘和展示了城市的文化特色、經濟優勢和旅游景點等方面,通過創新的視聽表現形式,生動地傳達了城市的獨特魅力和現代化形象。AI技術的應用使得內容呈現更為豐富,有效提升了作品的互動性和觀賞價值,突破了傳統媒介的表達限制,為城市品牌宣傳做出了新的探索。該系列作品憑借其創新性和技術性,自發布以來便引起廣泛關注。《AI宜昌,宜昌!》被屬地重點網站和APP全面轉載,作品全網總瀏覽量超過100萬次,增強了城市品牌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實干擔當,用心“接地氣”,服務群眾零距離。“宜昌發布”不斷提升政務服務意識,方便群眾辦事,接入“宜格服務”平臺,156項高頻政務服務事項實現掌上辦理。“宜昌發布”積極搭建政府與市民之間的橋梁,通過雙微平臺開展“喜迎黨代會,共建新宜昌”建言獻策活動,征集公眾對宜昌市政府工作意見建議,還開展了《重磅!來選!西壩慢行過江通道方案》等意見方案征集,激發市民參政議政積極性。“宜昌發布”主動設計開發了系列有宜昌地域特點的口罩、書簽、環保袋等周邊產品,吸引粉絲互動,在全市范圍開展了“強國復興有我”“全市中小學生防溺水答題”等線上答題活動,總計參與人次逾20萬。
【運營人員心得】
政務新媒體運營的首要任務是準確傳達政府的政策、決策和工作動態。要深入研究政策文件,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政策的核心要點傳達給民眾,讓民眾能夠快速理解政策的目的和意義。對于涉及民生的重要信息,要第一時間發布,確保民眾能夠及時采取應對措施。政務新媒體的生命力在于與民眾的互動。我們要積極傾聽民眾的聲音,回應民眾的關切,讓民眾感受到政府的關注和關懷。對于民眾的留言和評論,要及時回復,解答民眾的疑問,解決民眾的問題,讓民眾感受到政府的服務態度和工作效率。
(編輯:熊露娟)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