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社哈爾濱2月11日電 題:體壇老將的“新身份”與“舊情懷”
中新社記者 曾玥
再度現身國際賽場,兩屆冬奧會冠軍、中國短道速滑名將武大靖換了一個身份。
日前,當哈爾濱亞冬會短道速滑項目激戰正酣時,他作為解說嘉賓出現在賽場。刻在東北人骨子里的幽默和多年實戰的經驗一同奏效,武大靖的解說迅速登上網絡熱搜榜。
“時間過得很快,這一次我從參賽選手變成了參與人員,挺感慨的。”回想上屆札幌亞冬會,武大靖是開幕式中國體育代表團旗手,并在當屆賽會收獲兩枚金牌。
近幾年進入休整期,他先后開啟教練員、高校教授、博士研究生等新角色。本屆亞冬會,他又相繼“解鎖”火炬手、開幕式表演嘉賓、賽事解說的新身份。不滅的熱情驅動他劃開新的“賽道”。
“競技體育運動員一定會有身份轉變的這一天,我覺得還挺幸運,依舊在從事自己喜歡的行業,也還沒離開冰場。”武大靖說。
2月8日,兩屆冬奧會冠軍、中國短道速滑名將武大靖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中新社記者 劉璐 攝
與他一樣,不少體壇老將在本屆亞冬會帶著新身份驚喜亮相。乒乓球大滿貫得主丁寧是其中之一。
2021年,宣布退役的她為乒乓球運動員生涯畫上句號,轉而重返校園,開啟新的人生體驗。
暌違多年,丁寧因當選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運動員委員會主席重回體育界。此次亞冬會,她作為6名執旗手之一亮相開幕式,手執亞奧理事會會旗穿過場地。
2月7日,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開幕式在哈爾濱舉行。圖為亞奧理事會會旗入場。 中新社記者 趙宇航 攝
談及“重返賽場”的感受,丁寧說:“我覺得在現場觀看比賽的氛圍,看到運動員們拼盡全力的過程,都是非常鼓舞人心的,所以自己也很開心這次能夠參與到亞冬會的相關工作中。”
她介紹,運動員委員會致力于傾聽不同國家和地區運動員的聲音和反饋,并將這些訴求與經驗整理歸納,轉化為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和努力方向。
“我們希望在這個工作崗位上能夠更好地服務所有運動員,幫助他們在各個方面能夠更好地參賽和訓練。”丁寧說。
同為乒壇名宿的馮天薇此次以亞冬會新加坡代表團團長的身份回到家鄉,坦言本屆賽會對她而言“感情更加深厚”。
出生于哈爾濱,馮天薇與冰雪運動有著不解之緣。兒時她曾被家人送去學習花樣滑冰,后因“扛不住”上冰前的跑步訓練而改報乒乓球培訓班,從此開啟“乒乓人生”。
如今作為團長歸來,馮天薇在熱帶國家的年輕小將身上感受到競技體育的持久魅力。她觀察到,雖然橫跨50多度溫差,但隊員們很享受在新加坡感受不到的溫度。
“這也許是一種更加純粹的熱愛,他們缺乏必要的訓練條件,要自己創造條件。他們一直堅持下來,讓人感動,這就是體育的力量。”馮天薇說。她還表示,這樣的體育盛會為增進團結發揮了重要作用,大家在這里加深友誼,共同應對前路荊棘,為安寧和睦貢獻力量。
“冰雪同夢,亞洲同心”,這一主題正是花樣滑冰奧運冠軍隋文靜作為開閉幕式導演組成員編排節目的內核。
在她參與創排的文藝表演《榮光耀未來》中,提著冰燈的小女孩踏上冰場追夢,花滑健兒也用冰燈為她指引方向。
“這個小女孩就是十幾年前的我。”隋文靜說,冰燈如同種子,在點亮的那一刻,訴說冰雪夢想薪火相傳的動人力量。
2月7日,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開幕式在哈爾濱舉行。圖為開幕式現場。 中新社記者 趙宇航 攝
從冰面走上控臺,隋文靜跨界歸來,在新的領域繼續起舞。
“這種創新性的融合,讓我覺得花樣滑冰這項運動可以在更多的平臺和場景中進行嘗試和呈現。”她期待未來以花滑為載體創作出更多作品,推動花滑走向更大的世界。
闊別賽場近3年,隋文靜于去年年底宣布復出。即便連日來忙于開閉幕式的節目排練,她仍抽出時間投入訓練。因為她說:“我是導演隋文靜,但只要祖國需要,我就是運動員隋文靜。”
老將歸來,身份轉變,熱愛不變。(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