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抓項目,大抓發展。”連日來,湖北咸寧積極響應號召,動員廣大黨員干部振奮精神、昂揚向上,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比拼作為,在建成支點中奮勇爭先,在打造武漢都市圈綠色發展重要增長極中開拓進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而努力奮斗,發令槍響之后,各工業企業、重點項目建設、種植基地卯足干勁,全力沖刺抓落實的火熱行動,奏響奮進最強音。
全力打造新型綠色能源基地
通山,通通是山,境內群山環繞,是典型的山區縣。囿于客觀條件,發展工業優勢不足。如何破局?近年來,湖北通山創新發展思路,大力發展新型綠色能源,產業集群效應逐漸顯現。
春節剛過,位于咸寧市的通山抽水蓄能電站建設項目,已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通風兼安全洞是電站籌建期的關鍵節點工程,是主廠房開工建設的必要條件,由于地質構造復雜,給施工增加了不少難度。
“第一個我們超前地質預報,第二個是我們對工人的安全教育,一定要注意安全風險。”湖北通山抽水蓄能電站籌建期技術負責人袁小勇介紹。
通山抽水蓄能電站利用兩個處于不同地勢的水庫,形成五百米的落差來實現發電。設計裝機容量140萬千瓦,建成后,每年可節省系統標煤消耗53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39.8萬噸。
“2025年底通風洞全線貫通,2032年上半年全部機組投入發電后,年發電量大概是15.75億度。”湖北通山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工程處負責人胡棟說。
在湖北省重點水利樞紐工程——黃荊口水庫項目建設現場,挖掘機揮舞鐵臂,運輸車輛往來穿梭。該項目總投資9.28億,黃荊口水電站依托水庫而建,規劃裝機1.26萬千瓦,年發電量3千萬度。
當前,湖北通山建成和在建的綠色能源項目裝機容量達242.5萬千瓦。錨定打造新型綠色能源基地,未來,該縣“核蓄風光儲”于一體的綠色能源裝機規模將達到千萬千瓦級。
和美鄉村建設忙
伴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具有特色的美麗鄉村在通山遍地“開花”。日前,走進湖北省通山縣大畈鎮隱水村,柏油路蜿蜒通達,農家庭院錯落有致,施工現場機械轟鳴。
“房子都建設得非常漂亮,路都修通了,我們老百姓的生活大變樣。” 78歲的村民李揚高站在自家門前,望著不遠處熱火朝天的施工現場,臉上洋溢著滿滿的期待。
該村實施道路硬化、路燈亮化、污水治理等工程,鄉村"顏值"與"內涵"同步升級,同時打造"重走紅軍路"紅色研學、南山下民宿集群等項目,與隱水洞、龍隱山核心景區形成功能互補,延長游客停留時間,發展農家樂22家,年利潤最高超80萬元,帶動160人年均增收3000元。
另一邊,西泉村也在加快美麗鄉村的建設步伐,高標準農田施工現場機械轟鳴,運輸車、挖掘機協同作業,正忙著清運積土,工人忙著堆砌水溝,搶抓晴好天氣修筑灌排溝渠。該縣采用"改高填低、客土改良、設施配套"等創新舉措,僅用半個月便完成核心區域整改,堡坎修筑與土壤回填同步推進,確保雨季前全面竣工交付。通過"小田并大田"改造,300余畝零散耕地實現集中連片,新增耕作面積超10%,昔日荒廢的"巴掌田"變成"田塊方正、道路貫通、旱澇保收"的豐產田。
智能制造企業訂單飄紅
在通山星火原實業有限公司,多臺車裝載著產品緩緩駛出廠區,開啟它們的征程。這是該企業新春發出的首批訂單,總銷售額近三百萬元。
星火原是一個擁有1600多名員工,八個獨立現代化生產車間的大型綜合性智能制造企業,主要從事光電控制器研發、生產、銷售。目前,星火原生產的高標準配套遙控、線控器產品在國內國外市場十分俏銷,國內市場供應達70%以上。
“新年伊始,我們又一次迎來飽和訂單。春節期間,我們生產不打烊,來保證正常生產。隨著客戶節后正常開工以及物流陸續恢復,公司也進入發貨旺季,迎來開門紅。” 通山星火原實業總監助理紀曉健說。
2025年,該企業預計投資13.25億元啟動啟動星火原數字化智能工廠項目和星火原生產線智能化改造提升項目,三年內建成,計劃2025年投資2.25億元,預計全年實現新增產值2億元。
科技賦能鄉村振興
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壯美圖景中,一顆顆藍莓正書寫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新答卷。2月18日,初春的陽光灑進湖北咸寧咸安區橫溝橋鎮涼亭垴村藍莓基地,約500畝的高標準設施藍莓種植基地一望無際,十余名工人穿梭田間,房屋內各類“高科技”助農機器轟鳴運轉.......在推進鄉村振興的浪潮中,湖北森博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藍莓產業為依托,走出了一條三產融合發展的新路子,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徐徐展開。
走進涼亭垴村藍莓基地,智慧農業場景令人耳目一新。土壤墑情監測系統實時傳輸數據,水肥一體化滴灌設施精準作業,生物防控技術構建起綠色屏障。“土壤方面,我們采用‘珍珠巖+泥炭+椰糠’的科學配土法,使土壤有機質含量提升40%,每畝節水30%以上。”湖北森博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王輝介紹道。
涼亭垴村藍莓基地的4位股東都是90后,點子多、拼勁足。技術總監王輝來自云南紅河,在藍莓主產區之一的云南,他主動學習了目前最先進的藍莓種植技術。“這種技術其中一個特點就是綠色無公害,不用除草。用了這種技術后,我們的藍莓口感會更好,果粒更大,藍莓的品控預計會比市場上普通的藍莓提高30%左右,更有競爭力。”
除了積極學習技術,建設初期,基地還積極與農技機構對接,搭建產學研平臺,開展藍莓品種選育、功能性成分提取等7項關鍵技術攻關。
沿著“種植——加工——文旅”的全產業鏈布局,森博公司走出三產融合的鏗鏘步伐。一期500畝標準化種植園年產值爭取突破1500萬元;二期聚焦深加工,建設可開發藍莓花青素提取物等8類高附加值產品生產線;三期結合涼亭垴村實際,計劃建設藍莓主題研學營地,打造文旅融合。
“從平地、埋土到現在前期已種了15000棵苗,后期還有35000棵,準備分兩批次種植。藍莓是木本植物。今年種植,明年就可以結果。”森博公司總經理余勇說,“有目標,就更要抓緊干!”
藍莓種植,也為村民帶來了實在的好處。當地的村民變身基地里的“打工人”,穿梭在一排排藍莓苗間,小心翼翼地將滴灌管道插進營養土壤中,現場一片繁忙景象。
“去年在基地務工增收3萬元,土地流轉又多了份收入。”村民李大姐的笑臉印證著這份“聯農帶農”機制的成效。項目通過“土地流轉+務工就業”模式,帶動周邊20余戶村民增收,培養新型職業農民56名。
“等藍莓熟了,歡迎大家來品嘗。”面對鏡頭,余勇笑著說。預計到2026年全產業鏈產值可突破5000萬元,提供就業崗位500個,真正實現“建一個基地、興一方產業、富一方百姓”。
近年來,橫溝橋鎮積極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因地制宜發展水果產業,不斷深耕高品質之路,帶動上萬余名村民就業。水果產業,已成為橫溝橋鎮一塊靚麗的“新名片”。從實驗室的組培苗到枝頭的“藍寶石”,從傳統種植到智慧農業,涼亭垴村的蛻變正是鄉村振興的微觀映照。未來,橫溝橋鎮將堅持以特色產業為“筆”,在荊楚大地上譜寫“產業興、鄉村美、農民富”的美好愿景。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