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重慶2月22日電(記者 何蓬磊)21日晚,首部以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為創作藍本的舞劇《天下大足》在重慶大劇院開演,這也標志著該劇2025年全國巡演正式啟幕。
圖為重慶首場演出結束后,演員謝幕。記者 何蓬磊 攝
舞劇《天下大足》聚焦于大足石刻雕刻工匠的故事,講述了主人公小福因躲避戰亂而逃入大足,與生活在山崖下的工匠們結下不解之緣,并見證了修建摩崖造像的艱辛過程。劇中通過緣起、擔山、采蓮、煙火、傳承、小滿、無常、覺悟、若水、不息10個篇章,展現了雕刻工匠們艱苦卓絕的開鑿過程,描繪了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舞臺上既有熱辣的雕刻場景,也有溫暖的煙火人間,傳遞出大足百姓對“人間小滿”美好生活的追求與渴望。
值得一提的是,舞劇《天下大足》取材于大足石刻群豐富的經典造像作品,大足石刻崖壁上的媚態觀音、水月觀音、吹笛女、養雞女、牧牛圖等形象都在劇中得以藝術還原,這也讓千年石刻在舞臺上“活”了起來。
圖為重慶大劇院內,大足石刻文創吸引觀影者。 記者 何蓬磊 攝
在首演前的“名家品石刻”活動中,大足石刻研究院原院長黎方銀表示,舞劇《天下大足》不僅是大足石刻文物保護工作的延續,更是文化推廣的重要一步。他表示:“希望通過更多類似《天下大足》的作品,讓大足石刻的魅力走向世界。”
舞劇的總編導張雅琦和劉翠也分享了創作初衷與心路歷程。兩位主創表示,舞劇《天下大足》不僅是對石刻藝術的展示,更講述了一段關于工匠精神與生命力的故事。劉翠提到,舞劇創作力求傳遞“人間小滿,天下大足”的理念,希望通過這樣一個“有溫度”的作品,讓觀眾能夠感受到大足石刻背后蘊藏的深厚情感。
圖為首演結束后,演員們為觀眾簽名。 記者 何蓬磊 攝
據悉,中國古代石窟作品很少留下雕刻者的姓名,而大足石刻卻有數十位創造者的名字與他們的杰作長伴千年。這些創造者大多是平凡的百姓,在無常的命運中,用雙手創造了“人間小滿”,也用雕刻守護了“天下大足”。演出結束后,江女士感慨道:“舞劇不僅生動還原了石刻藝術的美,更將工匠精神展現得淋漓盡致,這也許就是文化傳承的真正內涵。”
舞劇《天下大足》由中共重慶市委宣傳部、中共重慶市大足區委、大足區人民政府與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有限公司等歷時兩年打造。接下來,該劇將繼續在南寧、合肥、杭州等多個城市上演,預計全年演出將達到100場,讓更多的人通過舞臺藝術感受到大足石刻這一世界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