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北京2月22日電(記者 劉星晨 岳川)“前段時間整個人是不是都松弛下來了?”
乒乓球運動員陳夢沒有怎么思考便給出了肯定的答案。那根緊繃了三年的弦斷開,她變了一副模樣。
嘴角上揚后,兩個小酒窩在陳夢鼻翼旁堆了起來。五官美學里,“月牙眼”屬于一句褒獎。眼睛瞇成一條縫后,開口向下的月牙形狀彎彎的,能帶給人親和感。
包括追隨多年的球迷在內,少有人會在比賽場合看到她笑。但在這次時間不算長的采訪中,陳夢或許都沒意識到自己笑了快30回。笑眼彎彎的她也當場自證,“生活中,我笑得時候還是非常多的。”
把自己從球場內抽離出來,是陳夢一直在學習并內化的事。
少女心
做妝發、熟悉表演內容、摸索走位,對于常年保持高強度訓練和比賽的運動員來說,這些標準化的彩排流程得算作新奇事物。
來到采訪間前,陳夢剛結束了一臺晚會錄制,參與的節目排練時間超過了3個小時。即便如此,在陳夢臉上,新鮮感帶來的愉悅還是壓過了舞臺上一遍又一遍“推倒重來”的疲憊。
節目導演渴望呈現一種緊湊的節奏效果。為了找準登場時機,陳夢側身聽著類似“中縫”的專業術語站位,觀察著其他嘉賓的點位情況。兩種狀態的切換中,她模仿著專業歌手表現力,體驗了一把當Rapper的快感。
“彩排挺好玩、挺新奇的,從每次體驗中感覺到了另一種快樂。”在巴黎衛冕成功后,陳夢的生活狀態大抵如此。大考結束,緊繃的弦突然松了下來,需要時間緩沖、被抻直,然后復原到應有的長度。
乒乓球拍有紅黑兩面,一面凸起一面平滑,這像極了陳夢。
賽場上,她常被形容為等待機會的獵人,周旋回球中尋找對手破綻,一擊制勝。但除去去年年末的“老瓦杯”比賽,這位想展示頑強一面的奧運冠軍把球臺上的自己藏了起來,人格魅力有了另外的出口。
“向東是哪邊啊?方向已正確,這邊,這邊。”拿著手機轉了一圈,陳夢才和導航達成一致;體能訓練時,她從兩個大號啞鈴后面“偷偷”拾起了被擋住的迷你版小啞鈴,計謀得逞后快樂加倍……過去一段時間,外界總能從社交媒體上看到這樣的陳夢。
拖著睡醒后沙啞的嗓音,陳夢在健身前分享了簡易版護膚流程。上臉爽膚水、舒緩精華、防曬的三件套時,她不忘提醒網友們,早上護膚沒必要過于復雜,否則會讓臉變得油膩。
隊友口中“生活里很潮”的陳夢幾乎每次在視頻里出現都會穿著最心愛的粉色系衣服露出標志性笑容,手機殼上也滿是可愛卡通元素。
精致女孩卻有著與年齡不相符的沉穩。每次出發比賽前,陳夢都會在行李里裝上幾種不同種類的茶,以在賽時根據心情進行選擇。茶界有句約定俗成的話:喝茶的盡頭是生普(生普洱茶)。這種令很多人喝完難以入眠的茶種,是陳夢的偏愛。
她熟練地往茶壺中投入茶葉,用沸水激發出其內在的清香,進而沖泡、出湯、分茶。每當閑下來時,陳夢都會將此視為讓自己安靜下來的過程,享受其中。
這種反差,陳夢并不否認。談起相對輕松的話題時,她的話匣子也總能很快打開。從拍雜志到跑馬拉松,奧運奪冠后,陳夢嘗試著乒乓以外的兩三事。
對她而言,這樣的日子,可能四年才有一次。
出口
為了不影響訓練和比賽,陳夢的美甲選擇了短方圓款,握拍擊球時更加方便。簡約的白色配上有設計感的跳色顯得很時尚。
平日選擇美甲顏色時,她都很糾結,唯獨奧運會前沒有。趕赴巴黎前,也是一年里陳夢為數不多地為美甲選了顏色——金色,金牌的顏色。
如果用坐標點串聯起陳夢生涯軌跡,眾所周知,從東京到巴黎的三年,是截至目前這條曲線的谷值。
首次奧運奪魁后,2007年便入選國家隊的陳夢肯定沒想到,下一個奧運周期她將面臨的是一場怎樣的風暴。
在啟蒙教練吳乃蟬眼中,這個身體素質出色的小女孩專注、活潑,是那種從小便加練的類型,“有時她媽媽來看她,她都不知道。”
東京奧運會的高峰過后,低谷到來的速度超出了所有人預料,包括陳夢自己。新科奧運冠軍陷入了“無冠”魔咒。用現任國乒總教練李隼的話說,消耗大量精力拿到奧運冠軍后,陳夢人顯得有點空。
失利、輿論壓力、自我懷疑,這些負面情緒像幾堵墻,把在東京奪冠前“一直贏”的陳夢,死死地禁錮了起來。那時,對于巴黎,她的認知是:沒有希望。
一個人待在房里,關上燈,周遭漆黑安靜的環境才能讓陳夢覓得安全感。最初說著“不在意”,但某一瞬間,她突然意識到,那些批評的言論,影響到自己了。微信之外,她卸載掉了所有社交軟件。
喘不過氣,這是陳夢對壓力的具象化描述,她甚至覺得自己泡茶的味道也比以往差了些許。
很多人記得陳夢的霸氣宣言,“球拍握在我手上,你們說什么又如何呢?”心底的“不服氣”讓性格直爽的青島女孩開始在圍城的縫隙里找尋出口、拽出自己。她一次次找朋友聊天,用最傳統的解壓方式傾訴著內心。
在害怕比賽、不想放棄的夾縫中掙扎后,陳夢等來了曲線斜率轉為正的拐點。
釜山世乒賽女團決賽,陳夢在負于日本名將早田希娜后完成了自我救贖,決勝局戰勝了比自己小15歲的新星張本美和。擦拭著眼角淚水,被壓在水面下許久的陳夢久違地吸吮到了空氣。
“夢兒,笑一個,笑一個。”工作人員的安慰,把后怕的情緒“扯”開了一個小口。
陳夢是女隊陣容中年齡最大的運動員,“如果丟兩分,責任太大了。”說到這句話時,陳夢的表情有些復雜,嘴角向上微翹了一瞬間,又很快下意識地收了回去。
這樣難熬的過程,陳夢不知道經歷了多少次。形容那場比賽最后一球落地時,她用了激動這個詞。但更多時候,這位“習慣”在壓力下生活的人無法用語言描述出來感受,辛酸、苦悶、快樂混雜著哭與笑。
陳夢在巴黎奧運會比賽中。中新社記者 盛佳鵬 攝
“每次奧運會的最后一分球。它是接近勝利的,最后一分結束時,相當于這四年過去了。”對于印象最深刻的比賽,陳夢沒有將其固定在某一場,而是拉長了時間線,以周期為單位審視自己。
在不同年齡階段里,陳夢總想去嘗試各種發型。這是她調整心態的外化體現,期待著下場比賽的到來。
萬重山
鏡頭前,來自湖南株洲的一位萌娃已經是擁有一年多球齡的乒乓選手,能夠在正反手擊球中熟練切換。
女孩的愿望很簡單,“我的偶像是陳夢,以后要成為她。”用自身行動影響小朋友喜歡乒乓球,愛上體育,陳夢現階段對自己的角色設定便如此。她將其稱之為,責任。
今年元旦那天,陳夢多了一個新身份,慈善推廣大使。巴黎之行結束后,關注青少年體育越來越多次地出現在了她的日程表里。
陳夢在巴黎奧運會比賽中。中新社記者 盛佳鵬 攝
在青島市兒童福利院的孩子們口中,陳夢是那個電視上才能看到的姐姐,打乒乓球很厲害。
小孩哥將一副字送給了陳夢,上面用金色筆寫著“新年快樂”的祝福。他害羞地講出了自己的小請求,“姐姐,能不能幫我簽個字?”
在小朋友用“蹩腳”的握拍手法打出一記快速回球后,隔網相對的陳夢也驚訝了幾分,她教孩子們如何把球發高、如何發力。
看著眼前這一幕,已過而立之年的人或許想到了昔日球桌旁的自己。從小將到中生代再到老將,陳夢將一句話視之為信念——熱愛可抵歲月漫長。
大夢、夢姐、陳大山、寶寶姐……有些球迷送給陳夢的外號,她至今仍害羞得叫不出口。在那段難捱的時間里,陳夢靠著這些鼓舞汲取“營養”,靜待花期的再次到來。
“奧運結束后,前期一直高強度的身體訓練以及精神緊繃,在那一刻堆積到了頂點,我需要一段時間來調整自己的身體狀態以及根據身體因素對自己接下來職業生涯進行新的規劃。”此前退出世界乒乓球職業大聯盟(WTT)排名時,陳夢曾寫下這樣一段話。她對此的解釋為,自己依然是那個熱愛著乒乓球的陳夢。
晚會節目中演唱的那首歌名為《這世界我拼過》。嘉賓們穿插登臺,陳夢認真找尋著說唱節奏,她有一句歌詞是“如今暮然回首看,那輕舟已過萬重山”。
采訪的最后,陳夢沒有回答關于發展方向的問題。她停頓了下,看了看在場十幾號人的反應。或許那個為了乒乓球已然放棄掉很多的人,對于未來還沒有想好。(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