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冶有色員工抵達印尼后馬上展開工作。(受訪者供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楊富春
通訊員 李琳琳 王麗軍
“我謹代表整個項目團隊,向中色大冶技術團隊在阿曼銅冶煉項目中所提供的技術指導工作表示衷心感謝!”近日,印尼阿曼銅冶煉項目成功澆鑄出第一塊陽極銅后,中國有色金屬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色股份”)印尼阿曼銅冶煉項目部經理給大冶有色發來感謝信。
這封感謝信,是對大冶有色印尼阿曼項目部管理技術團隊的贊揚,更是對大冶有色“走出去”合作共贏成功實踐的肯定。
91名精兵強將奔赴印尼
印尼是東南亞第一大經濟體,銅、鎳等礦產資源豐富。
印尼阿曼銅冶煉項目坐落在雅加達以東1530公里的西努沙登加拉省松巴哇島。2月12日,隨著陽極爐緩緩轉動,熾熱的銅水傾瀉入雙圓盤澆鑄機,標志著中色股份印尼阿曼銅冶煉項目首批陽極銅順利出爐,火法銅冶煉工藝全線貫通。
該項目采用世界領先的“閃速熔煉+閃速吹煉”銅冶煉工藝,是全球第七套采用“雙閃”工藝的銅冶煉項目,也是中色股份近年來與行業領先企業競爭對標的大型國際工程承包項目,是中國有色集團踐行“一帶一路”倡議、積極開拓印尼市場的重點項目。
“大冶有色作為中國有色集團國內企業‘壓艙石’,尤其在‘雙閃’銅冶煉工藝方面積累了寶貴經驗,正是大顯身手的時候。”2024年11月26日,大冶有色黨委書記、董事長胡國斌與項目部進行視頻連線。
2023年10月,大冶有色收到中色股份委托承接印尼阿曼銅冶煉項目的員工培訓任務。隨后,大冶有色分三批次對來自印尼、印度、贊比亞和菲律賓4個國家的124名員工,分別安排到冶煉廠、弘盛銅業和稀貴金屬分公司進行上崗前的實操培訓。2024年6月14日至今,大冶有色挑選91名精兵強將,分17批次趕赴印尼松巴哇營地工作,參與配合開展項目前期建設。
春節期間產出第一塊陽極銅
“目前設備處于調試階段,基本都是依靠施工單位來處理,后期維保技術力量配置不足,難以滿足實際工作需要……”2024年12月10日,大冶有色印尼阿曼項目部對在海外工作現場發現的問題、存在的困難函告中色股份。一個個問題、一條條建議,為2025年2月12日該項目陽極爐成功澆鑄出第一塊陽極銅,發揮了重要作用。
弘盛銅業副總工程師劉衛東,半年內三次赴項目部進行技術指導。大冶有色職工以實際行動踐行“銅斧”精神,展現一個有著72年歷史的“老字號”國有企業深厚的文化底蘊。
大冶有色針對現場管理問題,形成涵蓋安全、技術、績效考核等在內的5個基本管理制度,特別是針對技術問題,聚集頂尖技術力量,成立專家團隊,實行線下收集問題清單,線上集中“問診”,技術骨干手把手教學、點對點幫助的“一站式”綜合服務模式,以滿足印尼阿曼銅冶煉項目的多維度需求。
為走出去積累海外經驗
當好派駐印尼阿曼項目部人員的全職“小保姆”,是2024年新成立的大冶有色人力資源服務中心的一項重要職能。大冶有色人力資源服務中心從派駐人員的護照辦理、機場接送到海外住宿,全程提供“保姆式”服務。
“我們安排17批次人員陸續抵達印尼阿曼項目部,從黃石到松巴哇島,中間要轉三次飛機。”大冶有色人力資源服務中心相關人員介紹,“有一次,一名派駐人員的護照在廈門安檢時出了問題,我們到武漢重新辦理后,連夜坐火車送到廈門。”
語言不通,就主動學習外語;項目卡頓,就主動快速返回現場解決問題……正是大冶有色一個個挺身而出的身影,成就了印尼阿曼項目的重大突破,也為大冶有色積累海外項目經驗、探索“走出去”發展模式奠定了基礎。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