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愛虎 通訊員 盧肖鵬
初春的湖北,萬物復蘇,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在黃石市陽新縣排市村,村民老張正通過手機查看5G+土壤墑情監測系統的數據,為春耕備種做準備。“以前種地靠經驗,現在靠科技,省心又高效!”老張笑著說道。這一幕,正是湖北財政“點線面”協同發力,全方位構建鄉村富民產業發展新格局的生動縮影。
生豬、小龍蝦、優質稻米、蔬菜產業鏈??過千億元
在荊門,大片的油菜正拔節抽薹,少量已經開花,即將大面積迎來花期。
荊門市通過財政資金支持,大力發展稻米、油菜、蔬菜等特色農業產業鏈,形成了“種植+加工+銷售”一體化模式。2024年,荊門市農業產業鏈綜合產值增長15%,帶動農民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其中,荊門市沙洋縣的油菜產業鏈尤為突出,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實現了油菜種植、加工、銷售的全程閉環,年產值突破10億元。
自2021年起,湖北實施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十百千萬”工程,深入推進稻米、菜籽油、蔬菜、特色淡水產品、茶葉等十大重點農業產業鏈建設,提升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2024年,湖北省財政廳統籌12.4億元產業鏈相關資金,重點支持培育壯大頭部企業、發展聯農帶農產業化聯合體、創建知名區域公用品牌和關鍵環節科技研發。
在資金分配上,湖北明確每條產業鏈每年集中支持不超過5家龍頭企業、不超過6個產業化聯合體、不超過2個區域公用品牌,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目前,湖北省十大重點農業產業鏈綜合產值年均增長10%以上,2024年突破萬億元,過千億元產業鏈達到4條,分別是生豬、小龍蝦、優質稻米、蔬菜產業鏈??。
為解決縣、鎮兩級產業較強、村級相對薄弱現象,湖北還抓好村級“土特產”文章,統籌中央和省級銜接資金5.15億元支持1030個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扶持村發展,2024年籌措省級資金1.37億元,重點支持137個具備一定產業基礎條件的村發展設施農業、農產品精深加工等強村產業。
目前,湖北農村集體經濟年總收入已達262億元,集體經營性年收入10萬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67.2%,集體經濟組織年分紅12.73億元,用于農戶分配2.89億元,切實增強了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產業強鎮的農民收入高出15%
在當陽市兩河鎮群豐村,魚腥草產業園內一派繁忙。村民石義華正忙著將剛采收的魚腥草裝袋發貨。“通過大棚育苗,魚腥草的生長周期縮短到4個月,畝產達到1.2萬斤,純收入最少也有1萬元。”石義華滿臉喜悅地說道。當陽市通過科技賦能,將魚腥草產業打造成富民強村的支柱產業,年產量達21.5萬噸,成為全國連片種植規模最大的區域,還引進企業加工魚腥草氣泡水,延伸產業鏈條。
2023年以來,湖北省實施“財政支持縣域農業特色產業發展項目”,探索集中資金破解產業發展瓶頸,實施強鏈、補鏈、延鏈示范項目,每個項目省財政補助1500萬元。
2024年,湖北落實中央農業產業發展資金3.34億元,支持孝南(糯稻、米酒)、沙洋(油菜)、羅田(黑山羊、中藥材)、鐘祥(油菜)等4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顯著提升了當地農業產業化水平。
湖北還支持襄州區、當陽市等10個市(縣、區)開展生豬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新增規模化養殖場20個,培育湖北生豬品牌3個,規模化養殖比重提高1%,撬動社會投資3.6億元。同時,支持9個新建和11個續建農業產業強鎮,新增培育農業經營主體130個,鄉鎮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總產值之比均≧2.0,產業強鎮農民收入比其他鄉鎮高出15%。
通過持續爭創國家級示范項目,湖北有效促進了城鄉要素雙向流動,推動城鄉產業協同發展。截至目前,全省國家現代產業園、優勢特色產業集群、農業產業強鎮建設撬動金融和社會投資約89.12億元,新增就業崗位近6.6萬個,帶動農民近40.6萬人,主導產業全產業鏈產值約3060億元,從業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達2.92萬元。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