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杭州2月27日電 題:浙江“賽博農業”正熱 科技賦能穩產增收
作者 項菁
戴上AR眼鏡、操縱遙控器……在浙江寧波慈溪市匡堰鎮一楊梅基地,一架無人機正在“空中巡邏”,負責人戚迪鋒站在原地,便可一覽楊梅樹長勢和基地情況。
“今年又擴建了一個大棚楊梅基地,目前大棚楊梅和露天楊梅的面積達到100多畝?!逼莸箱h介紹,春天是楊梅生長的關鍵期,“今年我們引入專業化無人機設備,不僅大幅提升了巡檢效率,還能通過高空視角捕捉人工巡邏難以發現的盲區,為優化楊梅品質提供了有力支撐?!?/p>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對“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作出明確要求。
當前,浙江正在以科技創新塑造發展新優勢,這在農業領域也尤為凸顯。比如該省近日出臺《浙江省農業農村領域低空經濟發展行動方案》,要求加快形成農業農村領域低空經濟新質生產力。
縱觀浙江各地,包括“無人機巡邏楊梅基地”在內,以科技賦能農業發展的“賽博農業”如火如荼。
眼下,隨著天氣逐漸轉暖,衢州市常山縣的“金字招牌”——常山胡柚迎來最佳賞味期,胡柚鮮果深加工產品也步入生產旺季。
在浙江柚香谷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數字化生產線上,經過灌裝、旋蓋、貼標等一系列自動化工序后,一瓶瓶“宋柚汁”被裝上貨車,發往全國各地。據了解,該公司已擁有8條數字化生產線,實現了對產品的全流程品控。
該公司工作人員黃通介紹,工廠還上線了生產制造流程一體化的智能管理系統,其可對生產、庫存、質量、數據等進行控制,有效提升生產效率。2024年,位于常山縣的相關生產基地年產值突破45億元。
當前,技術、數據正化身“新農具”“新肥料”,不斷重塑農業生產方式。在浙江,新技術還深度嵌入農業科研領域。
走進紹興市農科院五和基地,科研人員正將4500多株番茄秧苗移入智能連棟溫室大棚。該大棚面積約2400平方米,安裝了栽培槽、水肥一體機、濕簾風冷等設施,可實現無土栽培,減少病蟲害發生。
“培育中的番茄包括口感番茄、櫻桃番茄和菜用番茄三大類,共計153個品種?!苯B興市農科院科技成果示范推廣科科長胡妙丹說,“通過智能化培育,我們希望篩選出比較好的番茄品種,進而推廣給農戶種植,助力農戶豐收。”(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