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wǎng)上有這么一個話題:為什么有時候越尊重孩子,孩子越叛逆?
話題下方很多網(wǎng)友都在吐槽自己的孩子:我和女兒溝通,越是好好說話,她越得寸進尺;孩子想做什么,我們都尊重他,可是偶爾一件事沒滿足他,他就對著我們大吼大叫……如果有時候越尊重,孩子越叛逆,家長可能對孩子“過度尊重”了,沒有發(fā)揮“尊重”的真正價值。
01
“過度尊重”,其實是一種誤區(qū)
有些父母眼中的“尊重”,就是什么都按照孩子的意愿去做。
孩子覺得學習太累了,就告訴他:“不想學,就休息一下吧”;孩子喜歡舞蹈,卻覺得太累了不愿意堅持,父母就妥協(xié):“不愿意就算了。”這其實是一種“放任式”的尊重:雖然表面上把孩子的意愿放在了第一位,但是很少給孩子設(shè)定規(guī)矩,孩子往往學不會自律,面對困難也缺乏承受能力。
還有一種父母,把寬容當尊重。小華的父母對他百般溺愛,無論小華提出什么要求,他們都盡量滿足。甚至他犯了錯,父母都以“他還小”為由袒護。久而久之,小華變得任性妄為,不懂尊重他人,成了大家眼中的“熊孩子”。請記住,尊重不等于寬容;允許犯錯,但不等于沒懲罰。否則,父母的寬容,會給孩子造成認知上的錯誤,讓他覺得:我可以為所欲為,即使犯錯,也有家長替自己承擔責任。
02
“敷衍式尊重”可能會摧毀孩子的安全感
在和父母相處時,孩子最討厭的就是被父母敷衍。
比如,孩子在和媽媽說考試成績,他說“媽媽,我這次進步了5分”。媽媽在一旁聽著,眼睛沒看他,手里拿著手機,嘴里回應:“嗯,可以,挺不錯的。”當孩子滿懷興奮與期待向家長訴說一件事, 父母卻回 “哦、挺好的、知道了、我了解了”這一類語言。往往這樣一句話會澆滅孩子所有熱情。
可能很多父母會覺得:我很尊重孩子,也在陪著他,也在回應,為什么孩子會失望呢?事實上,這種“尊重”讓孩子覺得:父母不重視我、不愛我。久了以后,孩子就感受不到安全感,會漸漸地變得壓抑和自卑。
03
把握“尊重”尺度,才能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孩子
在處理生活中的大小事務時,并不需要每一件事都順從孩子的想法。那我們到底該怎么尊重孩子呢?
1.要與孩子建立邊界感從心理學上講,每個人在任何一段關(guān)系中,都必須牢記一個概念:課題分離。簡單來說就是:父母要分清楚自己的事和孩子的事。比如,學習是孩子的課題,父母可以提供幫助和支持,但不能強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學習,這時候要尊重;孩子有自己的隱私,我們不要去窺探;……在一些正確的事情上,我們允許孩子去做決定。這樣的邊界感,會帶給孩子濃濃的價值感與安全感。
2.在規(guī)則面前,父母要有權(quán)威“規(guī)則”能夠約束孩子的一些不好行為,讓孩子做到嚴謹和自律,也讓孩子明確知道什么行為是可以做的,什么行為是不可以做的。對不好的行為,父母不需要尊重,比如,當孩子沉迷于玩游戲時,有權(quán)威的父母會堅定地告訴孩子:“該睡覺了!”你的內(nèi)心要非常地有原則、有底線,知道孩子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3.懂得傾聽孩子傾聽并不是簡單地“聽”就可以了,而是要注視著對方的眼睛,將注意力放在對方身上。如果你想尊重孩子,并不需要想“我該怎么說、我該怎么表現(xiàn)”,而是去聽懂“他在說什么、他在表達什么”就夠了。尊重孩子的傾訴欲,并注視著對方,這才是尊重的意義。
來源:薩提亞育兒、中國教育報
編輯:桂思敏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wǎng)絡(lu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lián)網(wǎng)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yè)執(zhí)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quán)為 荊楚網(wǎng)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jīng)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