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訊(通訊員 熊雨霞)春和景明,文脈流芳。日前,黃梅縣楹聯學會10余位文化工作者走進千年古鎮蔡山鎮,開展“楹聯進鄉村、進景區”主題采風活動。這支由詩聯愛好者組成的隊伍,用腳步丈量文化沃土,以筆墨記錄時代新聲。
楹聯學會活動。張蘭喬 拍攝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采風首站來到李白曾夜宿的江心寺。始建于晉代的古剎與千年晉梅相映成趣,唐代詩人留下的《夜宿山寺》穿越時空,在采風團成員心中激起陣陣漣漪。這株被譽為“二度梅”的國寶級古樹,每逢冬春兩度綻放的奇觀,恰似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創造性轉化。“我們要讓楹聯藝術像晉梅一樣,在鄉村振興的沃土上綻放異彩。”縣楹聯學會名譽會長柯玉松撫今追昔,道出此行的深意。
穿行在梅苑景區,采風團成員們驚喜發現,當地將“梅文化”與現代農業深度融合。梅園入口處“千樹寒香承古韻,一園春色啟新程”的楹聯,道出了傳統農耕向現代休閑農業轉型的生動實踐。
采風活動。張蘭喬 拍攝
在蔡山鎮新鎮區,市政建設與文化元素相得益彰,街頭巷尾的楹聯牌匾既傳承古風,又彰顯時代精神,形成獨特的“文化地標”。
走進蔡山鎮李英村,白墻黛瓦間點綴著村民自創的楹聯作品。“種文化”帶來的改變令人耳目一新。該村黨支部書記李艷兵感慨:“楹聯不僅扮靚了村容,更凝聚了人心,成了鄉村治理的‘潤滑劑’。”
采風活動。張蘭喬 拍攝
“這次采風是傳統文化服務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黃梅縣楹聯學會會長張桂球表示,學會將建立常態化采風機制,重點挖掘蔡山“二度梅文化”等IP價值,創作系列主題楹聯,助力打造“楹聯小鎮”。采風作品將結集成冊,用于景區提升、鄉村美化工程,部分精品將鐫刻于新建的文化長廊,讓傳統文化真正“活”在百姓生活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