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石勛)“竹板響,兩會明。 新風尚,鄉村興。”3月20日,黃梅縣在黃梅鎮古塔小游園開展“新南街宣講薈”活動。
活動伊始,青年文藝愛好者常寶的一首《映山紅》拉開了宣講的序幕,接著,黃梅戲、紅歌演唱輪番登場,活動現場迅速圍聚了不少市民,縣委宣傳部青年宣講員石勛用“帶土味”的通俗易懂語言,解讀兩會中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等與百姓息息相關的內容。
“這樣的宣講活動非常好,讓人聽得懂、記得住、用得上。”“今天講的都是我們老百姓關心的話題,現在黨和國家的政策越來越好了,讓我對以后的生活充滿了信心。”聽了現場宣講,市民王美玲、退休職工韓德君等都感覺很過癮很受用。
隨后,黃梅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4位宣講員,通過快板的形式宣講移風易俗,引領群眾把移風易俗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用快板宣傳移風易俗,既接地氣又有趣,我們很喜歡這種表演方式,希望以后多多舉辦這種類型的活動。”劉塘社區居民汪勝利說。
最后,“最美身邊人”虞紅霞與市民們面對面分享了自己愛心志愿服務的心路歷程,虞紅霞用拉家常的形式講述,親切自然,很快就引起了現場市民的共鳴。
“以前總覺得愛心志愿服務活動很虛,聽了虞紅霞的講述后,我深受感觸,覺得這件事情特別有意義。”市民石張慶表示,以后只要有時間,也想去參加愛心志愿服務活動。
群眾在哪里,黨的好聲音就傳到哪里。用老百姓最喜歡的“家常話”嘮老百姓最關心的嗑兒,把政策中難懂的詞轉化成群眾喜愛聽、聽得懂、聽得進的“家常話”, 把群眾最關心、最關注的民生問題嘮透、吃懂,真正實現用“鄉音”傳遞“黨音”,讓黨的好政策更有溫度、更暖民心。
近年來,黃梅縣通過黃梅戲唱講、文藝宣講、“親·聽”青年理論宣講、新南街宣講薈等有特色、接地氣的宣講方式,把黨的聲音與身邊人、身邊事、身邊的變化結合起來,開展干部群眾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宣講活動,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下一步,黃梅縣將持續創新“宣講+”模式,切實抓好黨的創新理論宣傳貫徹學習,優化理論宣講方式、豐富宣講內容,讓理論宣講更接地氣,讓群眾能聽、常聽、愛聽,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