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黎海連)“提的時候動作要輕緩,千萬別掐,不然會影響茶葉的口感。”4月8日,在大冶市金山店鎮朝陽村的大垴山上,本村采茶工汪改申穿梭于漫山茶林間,專注地采摘著茶葉。近百畝的茶山綠意盎然,數十名采茶工身背竹簍、頭戴草帽,分散在各個角落。在他們嫻熟的動作下,金黃色的嫩芽從指尖輕輕滑落,落入竹簍之中。
這般春日采茶的繁忙景象,連日來在朝陽村、梅山村、白合村等接連上演。“當下正是黃金芽的最佳采摘期,每天都有三四十位采茶工上山采茶。” 朝陽村黨支部書記柯強勝介紹,目前,朝陽村共種植了310畝黃金芽。在去年小范圍試采的基礎上,今年正式全面開采。
為進一步延伸茶產業鏈,朝陽村新建了一座茶葉加工廠,承擔全鎮3個村茶園的茶葉加工任務,實現了從單純茶葉種植到加工生產的轉變,大幅提升了茶葉附加值。“這些是昨晚剛炒制好的茶葉,我們正打包準備發貨。” 在離茶園不遠的加工廠內,工作人員有條不紊地將干茶進行包裝。隔壁的加工車間里,烘干機、炒制機等現代化制茶設備一應俱全,轟鳴聲中,散發著濃郁的茶香。
正說著,一位外地買家專程開車前來采購茶葉。經過一番交流洽談,一筆50斤茶葉的訂單被順利敲定。按照每斤1200元的價格計算,這一單就能為朝陽村帶來 6萬元收入。交易達成后,柯強勝難掩喜悅:“從最初摸索種植,到如今形成產、采、銷一條龍產業,我們村發展茶產業的道路雖艱辛,但大家都干勁十足、信心滿滿。”
中午11時許,距離朝陽村10公里外的梅山村官山上,村主任徐水中將采茶工們上午采摘的10余斤茶葉,經過簡單篩選后裝筐,運往設置在黨群服務中心的梅山村茶產業工作室。“我們村種了120畝茶,現在正值采摘旺季,每天有十多人采茶。” 與此同時,白合村馬鞍山的村委工作人員也在忙著打包上午采好的茶葉。午飯過后,兩村采摘打包的約20斤茶葉將統一送往朝陽村加工廠進行加工,隨后統一推向市場銷售。
金山店,這座傳統的工礦鎮,石頭山上為何能“長”出 “黃金芽”這片致富葉?“茶葉產業是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銀行’。” 金山店鎮黨委委員、副鎮長紀子明介紹,2022年,在市茶產業鏈建設領導小組的指導下,金山店鎮在朝陽、梅山、白合三個村累計種植茶葉500余畝,帶領各村踏上茶產業發展之路。
三年來,金山店鎮黨委、政府將茶產業視為強村富民的關鍵產業,全力支持各村茶葉種植。累計投入資金300余萬元,用于茶葉種植、噴灌設施搭建、抗旱機井開鑿、道路硬化、支付群眾勞務報酬以及建設深加工廠等方面。“目前,我們正積極與招商引資企業、鄉賢等溝通協作,全力拓寬茶葉銷售渠道,今年整體銷售形勢良好。” 紀子明表示。
“茶葉產業前景廣闊,我們定會堅定不移地推進下去。” 金山店鎮黨委負責人堅定地說,后續將持續加大對茶產業的扶持力度,讓漫山遍野的茶葉真正成為推動鄉村振興、實現村富民強的“黃金葉”“幸福葉”。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