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程衛、李子藝)4月22日,中國銀行沈家營支行憑借工作人員高度的責任心和敏銳的洞察力,成功攔截一起電信詐騙案件案件,為客戶避免4萬元經濟損失。目前,公安機關已介入調查。
事發上午,一名客戶匆忙來到該支行營業大廳,要求緊急提高賬戶限額并轉賬4萬元用于“償還他人債務”。柜面工作人員在辦理業務時,注意到客戶神情略顯緊張,且對收款方信息含糊其詞,僅稱需償還“他人債務”。這一異常情況引起工作人員的警覺,遂按照反詐工作流程進一步核實交易背景真實性,發現客戶出示的聊天記錄中,一名自稱某APP“客服”人員僅與其相識3日,便以“炒股培訓”為由每日指導操作,并誘導客戶繳納所謂“入會資金”。令人警覺的是,客戶此前已向對方指定私人賬戶轉賬2萬元,此次轉賬目標賬戶更換為另一私人賬戶。聊天記錄中,“客服”語氣急切,催促客戶盡快完成轉賬,且提供的賬戶信息與客戶所述“債務”背景嚴重不符。
綜合以上信息,銀行工作人員高度懷疑客戶正遭遇電信詐騙。支行內控副行長迅速介入、與客戶耐心溝通,結合近期高發的電信詐騙案例詳細分析聊天記錄中的疑點,向客戶講解詐騙分子的慣用伎倆。起初,客戶對停止轉賬心存疑慮,擔心影響“入會”進程。在工作人員的反復勸說下,客戶逐漸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最終同意暫停轉賬并前往公安機關報案。
“此次事件中,陌生客服短期誘導投資、頻繁更換收款賬戶、利用虛假承諾施壓轉賬等行為均符合電信詐騙特征。”該支行負責人表示。此次事件不僅彰顯銀行工作人員在防范電信詐騙中的專業能力,也為廣大群眾敲響了警鐘:在數字時代,守護財產安全需要多一份謹慎與理性。
近年來,中國銀行黃石分行不斷強化員工反詐培訓、優化風險預警流程、加強客戶核查力度,持續完善聯防聯控機制,筑牢金融安全防線。在此,中國銀行黃石分行提醒廣大市民,若遇“低風險高回報投資”“繳納保證金”“陌生賬戶轉賬”等情形,務必提高警惕,通過官方渠道核實信息,遇到可疑情況及時報警或咨詢銀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