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徐江)4月15日上午,象山社區二樓會議室座無虛席,一場關乎生命的“必修課”正在上演。市康復醫院急診科李華星醫生以“救在身邊”為主題,給荊楚理工學院文學傳媒學院及外國語學院的學生們、社區居民們帶來了一場生動實用的急救知識講座。從理論講解到實操演練,參與者直呼“收獲滿滿”!
“心臟驟停后的‘黃金4分鐘’是救命關鍵,但據統計,我國急救技能普及率不足1%……”李華星醫生以一組觸目驚心的數據開場,迅速點燃了現場的學習熱情。
講座內容聚焦日常急救場景,涵蓋心肺復蘇(CPR)、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實用技能。李醫生結合真實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拆解操作要點:“按壓深度5—6厘米,頻率每分鐘100—120次,記住口訣‘用力按、快速按、不停按’!”
為增強體驗感,現場增設“模擬急救”環節,借助人體模型,居民和大學生們分組練習胸外按壓、人工呼吸。李醫生與急診科護士團隊手把手指導動作細節,“手腕要垂直”“別怕按斷肋骨,救命比顧慮更重要!”現場互動熱烈,不少居民掏出手機全程錄像。
“以前刷視頻看過急救教學,但自己上手才發現細節這么多!”65歲的社區居民王女士在護士指導下成功完成一輪CPR操作,感慨道,“學了這些技能,萬一遇到突發情況,至少不會干著急。”
退休后在家幫兒女帶孫子的張阿姨格外關注海姆立克法:“小娃娃容易被零食卡住,今天總算學會了‘剪刀石頭布’的急救口訣,心里踏實多了!”
來自荊楚理工學院的同學們表示:“急救不僅是醫護人員的職責,更是每個公民的社會責任。未來我想加入急救科普團隊,把知識傳遞給更多人。”
急救就在“急”,救護重在“救”,第一時間科學有效救護,關系著每一個人民生命安全。本次活動通過救護知識與急救技能的宣傳普及,讓居民們掌握了必要的應急救護技能,提高了居民們在意外中的自救互救能力,在急救“第一現場”挽救生命和降低傷害程度,織密“救在身邊”的急救保護網。
此次“救在身邊”急救知識講座,不僅讓荊楚理工學院的學生和社區居民們掌握了實用的急救技能,更在社區內營造了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的良好氛圍。象山社區表示,未來還將繼續舉辦各類惠民活動,不斷提升居民的生活質量和安全意識,為構建和諧社區貢獻力量。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