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胡木莉)“五·一”國際勞動節將至,為大力弘揚法治精神,進一步增強勞動者的維權意識和能力,積極營造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4月27日,鄂州市鄂城區鳳凰街道東塔社區聯合鳳凰街道司法所組織青年志愿者團隊開展“勞動創造美好生活”——“五·一”勞動維權專題黑板報創作活動。活動將普法宣傳與藝術創作深度融合,以“黑板報繪制+沉浸式學法”的形式打造社區法治文化新景觀,助力勞動者權益保護意識深入人心。
青春志愿紅:巧手打造方寸普法新陣地
“手腕要穩,斜45度握筆才能寫出浮雕效果。”走進位于鄂州市鄂城區重型小區幸福苑廣場,73歲的小區黑板報“元老”、志愿者楊克儉正手持彩色粉筆,在黑板上勾勒出遒勁的立體美術字,青年志愿者們圍成一圈屏息觀摩。他們躍躍欲試,隨著粉筆末簌簌飄落,一句“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標題逐漸顯現立體光影,引得小區居民紛紛駐足圍觀。
志愿者們分工合作、默契配合,有的在黑板上抄寫《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等法律法規中的精選加班費計算、工傷認定等節選內容;有的按照楊師傅的指導給美術字描邊;有的根據整體效果,認真在黑板報上描繪小麥、鐮刀、太陽、氣球等圖案,畫面活潑生動,節日的氛圍感瞬間拉滿!
經過幾個小時的精心創作,一幅蘊含法律深度與節日人文溫度的法治文化景觀呈現在大家面前。
看著新鮮出爐的法治黑板報,小區居民周師傅感嘆道:“社區這個法治黑板報辦得真好!像我們這些老年人,刷手機短視頻時間長了眼睛就難受,而黑板報卻給人一種看得懂、記得住的親切感,沒想到勞動法知識還能以這么鮮活的方式傳播!”
沉浸式學法,法治護航勞動權益零距離
延續“小丹有話說”工作室的“嘮家常式普法”傳統,社區聯合鄂州市人社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市勞動就業中心、市總工會權益保障部以新鮮出爐的“五一”勞動維權專題黑板報為陣地,開展“勞動光榮 法治同行”主題普法宣傳活動。
活動中,市人社局勞動就業中心勞動維權科結合近年來勞動爭議典型案例,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現場居民詳細講解勞動合同訂立、勞動者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權利、工資與社會保險、女職工享有的特殊保護及工傷認定流程等高頻權益問題,解析“證據留存——協商調解——仲裁訴訟”全流程維權路徑,提醒勞動者妥善保存考勤記錄、工資條等關鍵證據。
活動最后,社區網格員通過發放《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100問》等宣傳資料,引導居民在遇到問題時堅定守法的信念,學會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以前覺得打官司耗時費力,通過今天的活動,知道了社區綜治工作站還能幫忙快速調解,為我們維護勞動權益!”小區居民黃師傅在認真聆聽完關于勞動仲裁的相關法律法規后激動地感慨道。
勞動有尊嚴,維權有溫度。東塔社區以“楓橋經驗”為指導,因地制宜創新構建矛盾糾紛聯調模式,依托綜治工作站,打造“小丹有話說”工作室,在常態化組織開展各類主題鮮明的普法宣傳活動的同時,充分依托“社區吹哨、部門報到”機制,聯合人社、工會、司法、法院、公安等職能部門,共同開展調解工作。同步建立“勞動者維權快速響應通道”,逐步形成了“申請——調解——仲裁——執行”閉環服務,為群眾維權提供“一對一”法律解決方案。接下來,東塔社區將堅持黨建引領,充分依托共建單位優勢資源,在持續創新法治宣傳方式的同時,為廣大群眾提供更多有溫度、又方便快捷的法律服務,確保勞動者“維權有門、求助有路”,讓法治成為勞動者權益最堅實的“護盾”。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